國民政府以及八路軍在期待著,美國在等待時機,德國在催促日軍行動,老大哥在遠東加強部署,各有心思。
而日軍一方卻在緊鑼密鼓的行動著,日本對珍珠島美軍艦隊的發動攻擊早有計劃,只不過卻發生變故,遲遲沒有達成統一意見,才導致了計劃的推遲。
歸根結底,原因還在中國境內的戰爭牽扯了日軍絕大部分精力,使日軍陷于戰爭泥潭。
放眼中國,國民政府在華北的軍事集團在日軍的多次打擊之下,不僅沒有丟失中條山,反而越發壯大。
而八路軍一方,頻頻在敵后發動攻勢,致使華北派遣軍在占領區的治安戰態勢疲軟。
以上原因,這使得日軍陸軍一方原本支持南下的勢力態度發生動搖,而美國又掐住了日本的資源命脈,使得日本高層猶豫不決。
在41年,美國為了遏制日本的擴張,開始實行資源禁運。
日軍海軍將軍的代表,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大膽提出了占據東南亞的資源,以解美國資源禁運之困局。
而日本高層明白,一旦對東南亞動手,美國大概率不會袖手旁觀。
所以山本五十六提出在戰爭正是開始之前消滅美國在太平洋的力量,如在珍珠島的海軍艦隊。
此時,由于在中國境內戰事的疲態,讓日本組建的南方軍將領產生動搖思想,加之日本海軍內部亦有強烈的反對意見。
最后山本五十六聯合主戰派將領聯合進言,如果行動中止,諸多主戰派將領將退出現役。
1942年1月,在一次由日本天皇親自出席的帝國會議上,這個行動正式被批準。
1942年2月4日,中國立春的日子,在各方勢力的等待中,日本海軍對美國艦隊駐扎地珍珠島展開突襲。
而日本海軍的主要目標之一是美國的三艘航空母艦,但當時沒有一艘在港內企業號正在返回珍珠港的路上,列克星頓號數日前剛剛開出,薩拉托加號正在圣地亞哥維修。
其導致的直接結果是,2月5日,原本美國內部紛亂不一的意見達成統一,美國正式對日本宣戰。
隨即,2月6日,國民政府緊隨其后,正式下達全民公告對日宣戰。
自九一八事變開始,中日戰爭已經進行了11個年頭,之前國民政府卻遲遲沒有底氣對日宣戰。
而后八路軍山城辦事處拍發了電報匯報此事,八路軍總部隨即向各個軍區通報此事。
“太好了,這回小鬼子是老壽星吃砒霜,活不長了”周維漢看著手中的電報,一掃之前的陰郁。
“老趙,你們看著吧,此后日軍在中國境內的兵力只會越來越少,咱們八路軍的好日子要來了,只要能度過明年的大災之年,就可著手進行局部反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