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不是談這些的時候,再次派出代表與晉綏軍聯系,可以適當的答應閆百川的條件,哼,只要皇軍騰出手來,他吃下去多少都得吐出來”巖松義雄道。
此番,日軍是抱著極大地誠意找中央軍與晉綏軍進行會談的,共同對付八路軍乃是三方早就有的默契。
只不過當初衛長官掌權之時,極力主張聯合八路軍抵抗日軍,這才壓下了第一戰區內部的和諧的聲音。
中央軍與晉綏軍都想隔岸觀火,坐山觀虎斗,以此來削弱八路軍的實力,但是相比之下,閻老西及麾下晉綏軍乃是晉省本土人,一旦平衡被打破,日軍調轉槍口,晉綏軍只有兩條路可走。
一是保存實力,度過黃河進入陜省境內,但是如此一來,閻老西苦苦經營的晉綏軍就成了無根之源,到時處處都到中央軍的壓制,東北軍就是前車之鑒。
另一條路則是投靠日本人,但閻老西終究是一個顧及名聲的人,但凡有一絲回旋的余地也不愿意給日本人當走狗。
至于中央軍方面答應的痛快也是有原因的,在見到日本人的代表之后,第一戰區當即向老頭子做了匯報,不用自己出一絲一毫的力氣,就有人幫忙對付八路軍,老頭子當然高興,于是默許了這個做法。
老頭子身邊的人對國際形勢把握的極其準確,明了了日本人急于將兵力抽調到東南亞乃至太平洋地區,日軍在中國境內的兵力會越來越少。
在這種情況下,國民政府內部對日軍的態度發生轉變,一部分提出來可以示之以弱,令日軍放心的將兵力調出中國,從而減輕國軍的壓力。
即使華北派遣軍日后會進攻中條山,也可主動收縮兵力到黃河以南,用空間換取時間,將日軍耗死在中國。
這個想法是有可實施性的,但是卻不能讓美國人知道。
隨后幾天,日軍又與晉綏軍開始接觸,花谷正為表誠意親自接見晉綏軍派出來的代表。
豈料到,在日本人的盛情邀請之下,來的居然不是閻老西本人。
花谷正當時怒氣上頭,盛氣凌人的對著晉綏軍代表說道“你能代表閆百川本人嗎,還是能代表整個晉綏軍”
“照我看,你代表不了他,閆百川詭詐多端,把支那人統統騙遍了,派誰當代表,都當不了他的家,我必須與他本人直接談判,才能解決問題,否則提出來的條件,皇軍一絲一毫都不會答應”
眼見日軍如此強硬,晉綏軍代表無奈只得灰熘熘的返回克難坡,在得知了會談的內容之后,閻老西不怒反笑“騙人老漢在行”
“看來日本人現在是真急了,八路軍這兩年來的動靜鬧得實在是太大了,是時候打壓一下了,要不然整個三晉大地就該改成換代了,也罷,老漢我就親自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