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艸,真成了”這是周維漢得知日本國內起義之后的第一反應。
當初讓湯本信夫等人回國,只是周維漢隨意布下的棋子,誰承想這伙人真能在起事成功。
后來周衛國一行人從津門返回根據地,倒是詳細的匯報了在津門的經歷,當時總部首長也在場,只是所有人都沒有將這當回事。
“周教員,首長讓您馬上去窯洞一趟”
課堂上,一眾學員正在與周維漢熱烈討論這件事,隨著周維漢的離開,課堂上立馬炸開了鍋。
“小鬼子后院起火,我看這回是完蛋了”
“也不見得,現在日本國內什么情況咱們也不知道,如果我要是在日本就好了”
窯洞內,首長都在等著周維漢的到來,每個人臉上都帶著興奮之色。
“來了,坐”首長親自給周維漢到了一杯水“聽說日本國內人民起義是你的手筆”
周維漢聞言咧嘴一笑,主動坦誠“我也沒想到會有現在這種程度,當時只是發現似乎有機會,于是就試了試”
實際上,日本國內民眾起義與中國工農紅軍革命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湯本信夫本人都不見得認可八路軍的革命綱領,當時的起義綱領是周衛國結合中日兩國情況現編的。
相當于是套了一層皮,借鑒中國的革命經驗,然后由湯本信夫回國傳播革命的火種。
但現實情況是,湯本信夫本人都無法體會到綱領的精髓,也沒有經過長期時間發展革命力量,隨著起義的成功,各方勢力匯聚到一起,稱之為民變或者起義尚可,遠談不上革命。
“真是無心栽柳柳成蔭哦,維漢同志,你認為日軍國內這伙起義軍能堅持下來嗎”
周維漢臉上露出為難之色,首長見狀直接說道“這里都是自己的同志,有什么就說什么”
“我沒去過日本,所以我不了解日本國內各階層到底是個什么情況,不錯從日本這個國家的地形上看,起義軍如果依舊在大城市堅守,恐怕難逃覆滅的危機”
“日本國土狹長且多港口,日軍可以從多地登岸進行夾擊,反觀起義軍缺乏戰略縱深,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退到山區去打游擊,也很難堅持下去”
眾多首長聽后點了點頭,周維漢說的乃是實情,這就是島嶼國家的缺陷,假使日后某一天日本真的出現本土作戰的情況,日本本土布置再多的軍隊都沒有用,小日子根本沒辦法向中國一樣用空間來換取時間。
“起義軍的革命力量太過于薄弱,不要說咱們八路軍,就是共產國際也很難給予支持”周公長嘆一聲道“不過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我們還是要竭盡全力去幫助起義軍,哪怕是派幾個人過去,幫助起義軍組織一下群眾也好啊”
現在的起義軍不缺人,也不缺武器裝備,缺少的是革命的核心骨干,缺少的是引路人,現如今的起義軍就如同秦末陳勝吳廣起義亦或者漢末的黃巾起義,很可能干的是為王先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