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介,送出去的東西哪有拿回來的道理”
兩人分開之后,國軍軍官轉頭就帶著人往回趕,他估摸著對面八路軍說的是實話,這要是真遇見小鬼子,他們這十幾號人估計就全交待了。
劉春霖在四個方向上都派出了偵查部隊,倒是非得強闖八路軍哨卡,一方面是為了試探八路軍的態度,另一方面則是提前偵查一下八路軍的兵力分布以及火力配備。
只不過帶回來的消息卻不相同,有的說北邊正在修路,有的說南邊有小鬼子出沒,更有甚者說西邊正在進行軍事演習。
總之一句話,老實待著,暫時別想出去。
“反了天了,八路軍這是想干什么,周維漢呢,他躲在什么地方去了”劉春霖氣的直拍桌子。
“師座,稍安勿躁,形勢要比我們預估的樂觀,最起碼八路軍那還有緩和的余地,還沒到兵戎相見的時候,這個時候小不忍則亂大謀,我們是要吃虧的”副師長牛月亭勸說道。
“軍座什么時候能到”
“這恐怕不好說,最早也得是明天,畢竟還得突破日軍封鎖線”
話分兩頭,周維漢自從見過劉春霖之后,此后就一直躲著暗中調動兵力,冀魯豫縱隊的主要任務就是遲緩第28集團軍入魯的時間,142師可以先過,但是后續主力必須留下。
魯蘇戰區的于學忠經略山冬之初,與八路軍的關系頗為緊密,但是自從政治部主任周復在山冬述職之后,當地國軍主力以及地方武裝的立場逐漸發生轉變,開始走上了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立場。
多次襲擊八路軍武裝,劫掠抗日物資,取締各地農會,捕殺當地干部和群眾,雙方關系因此鬧得極度緊張。
因五十七軍軍長繆澄流暗中與日軍聯系,簽訂“劃分協議,互不侵犯,共同剿共”的協議,最終被111師師長常恩多知曉,于是率部包圍了軍部。
事后,老蔣反而批評常恩多,不識大體,意氣用事,雖云忠黨愛國,亦難辭犯上誤國之咎,旋即取消了五十七軍番號。
此后,東北軍內部越加走向分裂,一部分親近八路軍,另一部分則是逐漸中央化。
直到1942年,常恩多在病重之際,率部投靠八路軍,至此雙方關系破裂,發生了甲子山反頑戰役。
直至近月一來,于學忠意圖率領殘部撤離山冬,于是主動找上八路軍山冬軍區,雙方約定以煙火為號,山冬軍區部隊接管防區,東北軍可從魯中根據地撤離,沿途八路軍糧食補給,并派人加以護送。
此時,周維漢已經得到消息,東北軍五十一軍和五十七軍正在收攏部隊。
“員,13旅、14旅、15旅已經集結完畢”參謀長趙秉章匯報道。
“傳我命令,第13旅進抵曹縣、考城交界地帶,14旅進抵單縣,15旅進抵豐縣,分別在單、豐兩地部隊二線防御陣地”
“另外,派人去通知142師,他們可以走了,再不走國軍的主力就到了,必須要讓他們拉開距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