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趙云,實屬可惡啊”張燕恨恨道,自己只是客套一下,那想到這趙云反而是裝傻充愣啊
“將軍不必擔憂,我們就跟著趙云走就行,反正我們也不用聽他的,有事叫他上,有好處咱們兄弟們撈丞相叫我們截斷并州和洛陽的聯系,只要我們把這任務完成了就行了”
“對趙云要我們出力,我們就假裝出兵,只要有機會,我們反而有機會從后邊襲擊趙云”
“嗯不過還是要小心,趙云可不是趙括,不是只會紙上談兵的人,這可是成封親自培養出來的人,名滿天下,不可小覷”張燕道,話語里除了對趙云的稱贊,更多的是忌憚和害怕“我們也不怕他,現在上黨郡還在袁紹手里,趙云也不會現在和我們翻臉的”
“就怕鞠義太廢物了,沒等我們布好局就讓趙云打跑了,那樣我們才是最難受的”
“無妨,趙云剛剛經過一場大戰,糧草不多,必定會向我們來借糧,到時候就是我們的機會,我們可以先多給他,然后等大戰開始的時候,再突然控制糧草,活活把他們餓死”張燕嘿嘿笑道
張燕原名褚燕。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褚燕聚集一幫少年為強盜,在山水間轉戰出擊,待回到真定時,部眾已經達到一萬多人。中平二年185年,當時博陵今河北蠡縣人張牛角也聚集起一伙人,自稱將軍,與褚燕合兵一處。褚燕推舉張牛角為首領,進兵攻打癭陶今河北寧晉縣,張牛角被流箭射中,身受重傷,臨死之前,命令他的部下尊奉褚燕為首領。張牛角死后,眾人一起擁戴褚燕為首領,于是褚燕改姓張,喚作張燕。張燕因身輕如燕,又驍勇善戰,所以軍中都稱他為“飛燕”。后來張燕的部隊不斷壯大,與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等地叛匪互相聯絡,叛匪中的小頭領孫輕、王當等人,都帶著部眾歸附到張燕麾下,張燕部眾發展到近百萬人,號稱“黑山軍”。黃河以北的各郡、縣都受到侵擾,朝廷卻無力派兵圍剿。于是,張燕派使者到京城洛陽,上書朝廷請求歸降。漢靈帝于是任命張燕為平難中郎將,使他管理黃河以北山區的行政及治安事務,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薦孝廉,并派遣計吏到洛陽去匯報。初平元年190年,董卓遷都于長安,天下紛紛起兵討伐,張燕于是帶著他的部隊與各路諸侯結盟。初平二年191年,袁紹與公孫瓚爭奪冀州,張燕派部將杜長等人帶兵幫助公孫瓚,最終被袁紹擊敗,張燕的手下部眾稍稍散去了一些。初平四年193年,袁紹剿滅境內黑山軍,后聯合呂布與張燕的主力在常山展開激戰。當時張燕擁有精兵數萬人,戰馬數千匹。雙方一連戰斗了十余天,張燕軍死傷雖多,袁紹軍也感到疲憊,于是雙方各自撤退。建安四年199年三月,當時袁紹攻打公孫瓚,張燕與公孫續率兵十萬,分三路援救公孫瓚,張燕的援軍還未到,公孫瓚秘密派使者送信給公孫續,讓他率五千鐵騎到北方低洼地區埋伏,點火作為信號,公孫瓚打算自己出城夾擊袁紹圍城部隊。結果公孫瓚兵敗,公孫續被殺。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平定河北的袁氏集團。四月,曹操留曹洪繼續攻打鄴城,自己親自統軍進攻尹楷,擊敗尹楷后回師。張燕派使者來拜見曹操,請求派軍協助曹操進攻袁氏兄弟,曹操委任他為平北將軍。建安十年205年四月,張燕率領其部眾十余萬人投降曹操。曹操封張燕為安國亭侯,食邑五百戶,命他率軍到鄴城駐守,死后其子張方襲爵。
現在的張燕正想要在曹操手底下施展拳腳,碰上趙云也是心里不慌啊,現在就是自己揚名立萬的好時機果然當天下午趙云就親自來討要糧草,張燕也不含糊,直接大手一揮,糧草隨便用,大營隨便走,讓趙云都是一愣,難道自己真的把這張燕給折服了
“什么趙云和張燕合兵一處了”辛評看著手里的情報,感覺大腦有些不夠用,這兩人不是應該干仗么“再探,我到要看看趙云搞什么鬼”
“呵呵趙云沒有多余的糧食了,張燕又打不過趙云,兩人聯合在一起才是最有效的方式”蔣奇道,不愧是統帥型的人物,一眼就能看到問題的關鍵
“這種聯盟時間是長不了的,一旦張燕大軍休整過來,那就是趙云的死期,所以趙云一定會在張燕休整過來之前,盡可能多的奪取糧草”鞠義道
“不錯所以我們就不用著急進攻了,給他們內亂的時間,否則頭疼的就是我們了”辛評道
“傳令全軍,隨時準備出擊,嚴密注視趙云張燕的動向,一旦有機會,就殺上去”鞠義道
“將軍我還是親自帶兵前去吧”蔣奇想了想道,
“好有勞將軍”幾人道
看著蔣奇帶著一萬人遠去,辛評總覺的事情沒那么簡單,這一萬人對趙云張燕聯軍來說,真的是去送菜啊。隨后辛評想了想,又派人告訴蔣奇,不用太過于逼近,就在這晉陽城附近就行,只要能保證不被趙云吃掉就好
趙云帶著張燕軍一半的糧草回了大營,氣的張燕臉色難看,恨恨的看著趙云,手指捏的發白,都能聽到骨頭咔咔作響,甚至于有些許牙齒咬碎的聲音
“可惡的趙云,先讓你得意幾天,等我大軍休息好了,再把你們統統干掉”張燕恨恨道,
“將軍趙云有糧草以后,將士體力不會削弱的,我們還需小心趙云拿我們做炮灰”
“不需擔心,嚴控我軍糧草,下次趙云再來就是他的死期,傳令大軍休整,另外把這里的情況向丞相說明一下,命令騎兵隨時準備戰斗,不可掉以輕心,我們的糧道可就全靠他們保護了”張燕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