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有人不是周子瑜的門生,也樂得去賣他一個面子。
今日朝會之主角會是誰,他們都心知肚明,若是成了,那周子瑜就將從清貴變成極貴。
即便不成,他也依舊是周師,是靈文宗師。
與這種人交好,總是沒錯的。
可周子瑜卻依舊搖頭“長禮,昨日之事,我事先并不知曉。
但做錯就是做錯,此事,確是有辱大慶臉面,有辱京都學院之臉面。
我不會主動提起,卻也不會為之仗義出言。”
“周師。”
劉長禮還要繼續說話,午門卻緩緩開啟。
“宣,文武百官覲見”
范藏器靜靜地站在周子瑜的身旁,擺明了是要隨著恩師,一同覲見,絲毫不顧已經開始涌入的前端人潮。
劉長禮嘆了口氣,又行了一禮,而后轉身,快步涌入人群之中。
禮部侍郎從二品,已然算是高位,他必須得快步前行,才能趕上。
而看著劉長禮倉促的步伐,范藏器嘴角一抽,清瘦的臉上滿是不屑“我們這位禮部侍郎,干什么都沒有定數,沒有決心,也無怪乎教出來的侄子,那么不成器。”
“長禮可沒那么簡單。”
周子瑜束手道“如果不是他早些年不知因何,破掉了心中禮數,本命字禮跌落品級,也不會還還在官場沉浮,早該跳出劫境了。
況且,昨日之事,未必就是實庵與他弟子的大獲全勝。”
“先生這是什么意思。”
范藏器有些好奇,昨日劉豐載丟人現眼之事,一夜之間就已然傳遍了整個京都,以為笑談。
他實在是想不出,劉豐載和劉長禮有什么獲利之處啊。
“好了,先上朝吧。”
周子瑜沒有多說,跟著人流走午門,走至太和殿前的太和門。
而后,文武分流,王公居中,分為三支。
大慶上朝,不在殿中,是帝坐殿中,御門聽政。
而一開始,御門聽政也該是在帝之所居的乾清宮,乾清門。
但因為當朝帝后的緣故,雖然大臣不可能去后宮的儀鑾宮門前朝會,地點卻也改在了太和門。
太和殿大門敞開,少年天子坐中央,九龍環繞之龍椅,彰顯煌煌帝威。
這位四歲登基的天子,時至如今,也已然初初長成,頗有帝王之相,氣度非凡。
但在他的左手旁,卻另有一鳳座。
座前有珠簾遮蔽,看不清其中人之面容,但這鳳座被打造而成,竟硬生生的高龍椅三寸。
天有二日,垂簾聽政。
在掌事太監,也是帝后心腹的大太監一聲令下之后,百官開始各自匯報事務。
雖然只有兩日未曾上朝,但畢竟是九州之事悉數匯總于此,依舊相當繁瑣。
這期間,大都是鳳座之后的女人揮手,大太監俯首細聽,而后宣講。
足足過來半個時辰,在所有官員匯報自我本職之后,大太監才高唱一聲。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臣,劉長禮,有事要奏。”
禮部侍郎劉長禮緩緩走出,在場中人皆是一震。
正戲,要開始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