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時云海彼端出兵,拿下東洋,再以東洋為跳板,征戰九州,那將是比之三十年前的天國之亂更恐怖的禍端。
李大人,你給陛下說說,如今大慶水師可有能力同時面對東洋與云海彼端”
“陛下請息怒。”
帝后令下,走出來的居然是文官之首的一位老人。
李鴻儒,當朝宰相,同時也是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新術派領頭人,大慶水師的構建,就是由他一人總督的。
在武官派的左大將軍去世之后,軍方已然無人能夠與之抗衡,可以說其就是大慶朝堂名副其實的第一人。
“如今我大慶水師,已然構建出三萬煉鋼鐵戰艦兩艘,萬煉鋼鐵戰艦十艘,千煉鋼鐵戰艦不計其數。
對比二十年前,東洋的萬煉鋼鐵戰艦兩艘,千煉戰艦近百之數,當可以碾壓之勢獲得勝利。
而以東洋之地,二十年間產出的鋼鐵之數,至多能夠將其戰艦數量翻一倍。
對我大慶而言,依舊不足為懼。
但誠如帝后所說,對東洋之后,云海彼端的新術源頭之地,我們知道的實在是太少了。
太多未知,貿然行動,或有危機。”
“那難道就讓小小東洋,在我大慶臉面之上,肆意踩踏”
廣旭帝沉聲道“東洋的文書,都已經呈上來了,若是再忍,豈不是要讓天下人恥笑。”
“皇兒說笑了。”
鳳座之上的女子悠然說道“文書只呈于朝堂之上,怎么會讓天下人皆知曉。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諸君三緘其口也就是了
我聽聞那江心剛的兒子也來了京都,允其繼承東島島主之位,只交江心剛一人,如何”
此言一出,朝堂之中部分人皆是皺緊了眉頭,尤其是默默站在最后的周師,更是出奇的收斂的笑意,拳頭輕握,心中的決意更加堅定。
“帝后。”
李鴻儒也微微嘆氣,目光瞥向一個方向。
百官之中,一位滿面和氣的官員走上前來,拱手道“臣也有事啟奏。”
“戶部尚書”
鳳座之后,帝后的聲音都有些驚異了,群臣也都為之側目。
今日開朝之事,他們本來以為心知肚明,帝與帝后二人同時下令朝會,是想借由昨日棲鳳樓之事,對京都學院院長之事的爭奪,周師的到來也讓他們更加確信這一點。
可沒想到,禮部侍郎劉長禮率先自爆,這還能理解,畢竟京都人盡皆知劉長禮對他侄子的溺愛。
可戶部尚書怎么回事,以他的地位,不該牽扯這攤渾水啊。
“啟奏陛下,帝后。”
戶部尚書行禮之后,起身說道“不知陛下帝后,還有諸位大臣,可知曉風語文章之事”
“陳實庵,本后記得他。”
帝后掀開珠簾,面容竟然絲毫不遜少女,但此刻,她的目光冷冽,寒聲說道“二十年前,被本后親自逐出京都,二十年后,居然死性不改,還敢擅自發表自己的政見,甚至傳的京都到處都是。
怎么,他又鬧出什么幺蛾子了”
“帝后,可不僅是京都。”
戶部尚書拱手道“今日御史臺監測天下,風語文章,已然自四海蔓延,京都擴散,售出足足一千六百余萬份
如果算上一份風語文章可供多人觀看,還有人為宣講,知曉此事之人,已然有萬萬之數,堪稱舉國盡知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