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等到天下皆知此事,他再被逼著從京都學院的院長之位下來,那可就難看了。
“愛卿。”
珠簾之后的帝后也一時無言,不止她,在場所有人都能理解京都學院院長。
能站在京都朝堂之上,已然算是躋身大慶的權力中心了。
他們這些人的追求,已經不只是物質上的回報了。
尤其是國子監一系的文人,清貴清貴,說實在點就是地位高影響力大但是沒有實權。
連權力都不要了,他們要什么。
要名聲,要教化之名,要為天下師,要哪怕身故,日后亦能夠名垂青史。
而風語文章,只需一日,就能讓京都學院院長一生積攢的名聲全部付諸東流。
亦或者,如東島戰事和九州少年兩篇風語文章一般,讓人一日之間,名動天下。
更夸張點說,風語文章甚至于能夠決定一個人,是青史留名,還是遺臭萬年。
“想讓誰遺臭萬年,就讓誰遺臭萬年。
想讓誰名動天下,就讓誰名動天下。
這風語報”
在場百官,皆是心中一凜,心中給陳實庵打上了一個決不能招惹的標簽。
端坐太和殿上的兩位至尊目光交錯,即便是希望周師上任京都學院院長的廣旭帝,心中都有些沉重。
可對百官恩威并施,這本該是他們的權力。
但如今,陳實庵也能做到這一點。
他們的感覺,就好像今日朝堂之事一樣、
一切照實而說,會不會有人能理解云海彼端的新術威脅,覺得可以理解呢。
部分人可以理解避而不戰,但大部分人都不可能接受,因為大慶乃九州之主,九州自古乃是上國,豈有上國服軟的道理
這是大國子民的驕傲感。
常人能不能理解劉豐載去舞棍弄槍呢
所有人男人都可以理解,但發生在國事之下,以京都學院的身份,再加之白日之時的大放厥詞,就不可能被接受。
同理,他們兩人也可以理解陳實庵為何對京都學院發難,但他們也絕不可能接受陳實庵如此肆無忌憚的裹挾民意。
“陳實庵必須死,這種操控民意的形式,也必須掌握在皇家手中。
但在此之前。”
帝后心中有了決意,看向廣旭帝,緩緩開口道“陛下,既然胡院長請辭,哀家也不能不允。
而京都學院院長之位,事關重大,不可一日空缺。
周師乃上任國子監祭酒,德高望重,確是最佳人選。
今日,不如就于朝會之上,擬上任詔書罷。”
這么簡單就放棄了
廣旭帝愣住了,但畢竟是帝王,他很快就明白了帝后的意思。
在陳實庵沒有辦法殺死之前,他必須站在朝廷一方。
否則,輕而易舉的就是又一場天國之亂。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回到朝堂之中。
陳實庵,必須入朝堂。,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