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往前走著,走了許久也沒有找到合適休息的地方。
可就在幾人打算就地扎營時,一座不小的道觀出現在了山腰處,還亮著點點火光。
“一般成規模的道觀都記錄在冊,其余不得違規,這是很早就有的規矩,這道觀不小,應該是個正經的地方。”李卿顏遠遠望了一下,說道。
“道觀大約分兩種,一種是勢力,傳道授業的地方,以觀主為首,是師徒相承,另一種是屬于朝廷,用以開發邊境,是用來休整交流的。不知這里是哪種。”
四人在前面走著,王意則駕著馬車在后面跟著,并不說話。
這道觀依山勢而建,從上到下大概分三段,按著秦國常有的建制,上段是三殿,祭天地,仙人,各道祖師;中段殿數沒有定數,但都為奇數,中間大殿祭國運,祭一地山脈水脈,有的中段會有供道觀高修修行的偏殿,是清修之所,常人不能踏足;最后是第三段,在最下方,中間有一殿,供普通百姓祭祀山河,祈求福運,其余并無要求,但是下段是道觀眾人活動修行之所,房屋最多。
“應華觀。”許梁看了匾額,是三個古字,遒勁有力,富有道韻。
“是平常的名字,看不出什么道理,我們一路到江南來,也沒有聽過這名號。”李卿顏搖搖頭。
這時門打開,走出來一位修士,這修士衣著普通,也沒有出彩的地方。
“幾位道友可是要住宿?”
這修士態度好得很。
“我們一行五人,還請安排一二。”許淵上前說道。
“好,請隨我來。”
那修士將門推開,幾人進了道觀后,他才輕輕將門關上。
“近日山中有事,散修較多,道觀所剩房間也不多……”
“玄清,我來吧。”
那修士還沒說完,就遙遙走來一位中年道人,打斷了他的話。
“是,師叔。”
他回頭看見來人,恭敬的行了一禮。
“呵呵,諸位道友好,貧道應明子,忝為道觀靜主。”
“見過前輩。”
四人行禮,王意站在后面,微微點頭。
“不必多禮,雖然這時散修眾多,可五間房屋還是有的,諸位這邊請。”
他說著,掃了眾人一眼,特別留意了穿著黑衣,站在四人后面的王意,他能感受到王意修為不低,但是具體是什么層次,他并不知道,所以他這才親自過來接待。
只是這位黑衣修士并沒有說話,好像也沒有要做什么事情的意思,一時讓他拿不準。
許淵連忙說道:“前輩,不用了,三間屋子就好。”
應明子點點頭,領著幾位往右走。
道觀內部是比較空曠的,陳設也簡單,下段大院只在四周放幾株盆栽,栽種的是些紫荊,紫薇一類樹,這類樹長得不高,又可用藥,道觀煉丹一道的修士常常以此為藥,只是有所講究,畢竟是自家栽種,用的不多,多用以為景觀,吸引凡間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