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內部是一棵粗壯的銀杏樹。銀杏樹是百年之木,千年之樹,其木堅硬,耐腐。在霜降時節,霜華凝結,百葉飄落。銀杏葉為淡黃,隨風悄然而落,映著白霜,古時修士好在此時節著一白袍,共飲于樹下。拾一朵銀杏葉,漂在杯中,舉白浮君,稱是“霜降一杯銀杏酒,喝來三年樂無憂。”
其實細下看著,這是甲木一道行運之事,彼此唱和,看著落葉飄下,喝著果釀之酒,是萬物規律,生長榮枯,盡在一杯酒中了。
喝下是三分酒氣,吐出是丹田濁氣,胸中是甲木道韻。
還有就是銀杏樹多能入藥,能煉丹,許淵看著院中銀杏,估摸著該有五六百年了,生在靈氣深厚之地,又受道觀滋養,已經算是練氣中極品的靈物了,其白果可增進木一道修為。
往右是一長廊,通往右邊的小院。說是小院,其實也不小,只是相對于中間大院來說遜色了些。
同樣是簡單的布置,周邊種的臘梅,如今沒有開花,只是些稀少的葉子。
供香客和往來修士住宿的地方還要在更右邊,按著布局來,可以說在道的邊緣了。
終于幾人又走過了一個小院,這才見到一間間房屋,立在山間,其中大部分都亮著燈。
幾人選了三間,挨在一起。
應明子帶到了居住區只囑咐了一兩句平常話,就走了。
他本想著試一試王意的根底,可王意根本不接,他也只好離開,否則在這里待久了,難免氣勢會輸一籌,這種不近不遠的火候就剛剛好。
“原來是山里有事,怪不得散修如此多,明日倒可以去打聽打聽是何事。”許梁關了門,輕聲說道。
“嗯,這事引得如此多散修,應該不是小事,如今還在山南,性命無憂,只是離大青山遠了,還需注意些。”
許淵點點頭,然后點燃了桌上的蠟燭,蠟燭冒著微弱的火光,照亮了房間。
房間就床,一張桌子,一套茶具。
許梁倒了杯茶,喝了一口。
“這茶不錯,不知是哪里的水,能解乏。”
許梁修的水道,對水有些感悟。
許淵也喝了一杯,“嗯,茶樹雖然屬甲木,但喜歡露水、霧水、雨水一道癸水,露、霧滋潤茶葉,能有妙用,人也偏愛用溪水,井水泡茶,同樣是癸水,要好喝的多。”
“明日可以在觀中逛一逛,打聽些消息,也可找找水路,應該有靈泉。”許梁說道。
“應明子前輩對我們有些關注,應該是怕王叔,所以明日應該會有人跟著,說是帶著游覽,實則是監督居多,怕是看不到什么,也是,畢竟是別人家,到處亂看也不好。”
“看這道觀布局,是向著古意的,聽說古修大多行事端正,圖一個道心,講究念頭通達,很少做有違天理之事,所以院中還算安全,就是散修不知如何。”
道觀靈氣充裕,兩人不再想這些事,開始修行起來。
另一邊王意進了房間,坐在床上想著事。
“有趣,是一間洞府……”
“應明子…”
他低頭算著,覺得沒有紕漏了,才開始規劃起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