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守將范致虛原以為岳飛等人率軍是來增援的,很高興。
他的二十萬陜西軍被金軍擊潰后,士氣正低落,需要增援部隊來給將士們打氣。
可沒想到牛皋卻拿出了皇帝趙桓封存在第二道錦囊妙計中給范致虛的一道圣旨,讓他任由韓世忠和岳飛從他二十萬陜西軍中挑選需要的兵士,設伏襲擊婁室的兩萬大軍,并要求他率剩下陜西軍繼續鎮守潼關,與岳飛等人的軍隊前后夾擊,將婁室的金軍圍困在潼關河谷里。
范致虛很有些氣惱,畢竟他是陜西五路的宣撫使,官比韓世忠和岳飛的官加起來都要大,怎么可能讓這兩個毛頭小子從他的軍隊中挑選兵士然后帶走呢?
可是沒辦法,人家拿著圣旨,他不敢抗旨,只好板著臉點頭答應。
韓世忠和岳飛在范致虛的陪同下來到了兵營挑選兵士。
看到這些兵,韓世忠和岳飛眼睛都亮了。
不愧是宋軍中最能打的陜西兵,他們長期跟西夏作戰,有豐富的戰斗經驗,只可惜他們的主帥不行。
范致虛根本不擅長軍事,也不會領兵,而且還剛愎自用,聽不進別人的話,以至于率軍二十萬出潼關勤王,卻被區區二萬金軍打了大敗,退守潼關。
岳飛和韓世忠仿佛撿到寶了,毫不客氣的挑選了這支陜西軍中的四萬精銳納入各自麾下,一人兩萬。
他們不好意思全部拿下,得留一些給人家守潼關。
加上他們的本部人馬,兩個人麾下都有了二萬多軍隊,并且都是真正能戰之兵,尤其是最能打的陜西軍在兩人麾下,讓兩人信心百倍。
范致虛心疼的都要滴血。
他雖然不善于領兵作戰,但他也知道岳飛他們挑選走的都是陜西軍的精銳。
接著,岳飛、韓世忠和牛皋準備按照皇帝趙桓的錦囊妙計,率軍趕往潼關河谷設伏。
在他們準備離開之前,范致虛將他們帶到城門樓,指著掛在城門上的一顆人頭說道:
“這是抗命拒絕率軍勤王的涇原路經略使席貢的人頭,我已經根據官家的圣旨,將其斬殺,人頭懸掛城樓示眾。請兩位見到官家,回稟一聲。”
岳飛等人抱拳答應。
他們率軍返回通關河谷入口,準備設伏兵。
岳飛卻對牛皋說道:
“根據探馬回報,婁室的兩萬金軍中很多不是金軍精銳,而是渤海人和投降的遼軍、宋軍,戰斗力不算強。
咱們有四萬人,又都是我軍中最精銳的陜西軍,又有潼關河谷有利地形設伏,所以,咱們完全可以將整個金軍兩萬全部殲滅,沒有必要按照官家的作戰計劃只吃掉后軍,堵死剩下的金軍,讓他們斷絕糧草后再進攻。”
韓世忠也點頭說道:“我也同意鵬舉的意見,一口氣吃掉全部金軍,解除潼關之圍,讓剩下的陜西軍能趕去開封勤王。”
牛皋卻立即說道:
“不行!官家說了,只能吃掉后軍,再堵死河谷,困住金軍,絕對不能全殲。我們必須堅決執行官家的作戰計劃。”
岳飛皺眉: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官家的作戰計劃,畢竟是在皇宮里面對地圖想出來的。
戰場瞬息萬變,現在我們兵力兩倍于金軍,而這一支金軍的戰斗力不強,咱們又有潼關河谷天險設伏,完全可以一口吃掉整支金軍,為什么要圍困等對方糧草斷絕再進攻?
這太小心了,沒必要,我們需要爭取時間,滅掉這支金軍后,跟范致虛合兵一處,率軍趕去汴梁勤王,解開封之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