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看到皇帝身穿黃金甲,手持龍源劍鎮守城池,大家又安心了。
文武百官天天都往南城城門樓上跑,顯然皇帝在那召集朝會處理朝政呢。
皇帝連皇宮都不坐,在城墻上守城,城里糧食也已經相對比較充裕了,全城數十處賑災的粥棚都在正常運作。
災民們有稀粥可以果腹,而城里糧站又平價在銷售糧食,城里百姓有錢就能買得到平價的糧食,城上還有數萬宋軍在鎮守,城里大街小巷都是巡邏的甲兵,秩序井然。
所以城里雖然也有謠言,但在秦檜等人的游說下,人心并不如之前那么慌亂。
有不少百姓自發的給城樓上的守城將士送去熱湯熱飯熱水,還有御寒的寒衣。
就在城里百姓熱火朝天為抗金做準備的時候,延福宮里太上皇卻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焦頭爛額。
之前他籌措到無數金銀裝了上百輛馬車,給金軍送去,卻如石沉大海,連泡都沒冒一個,不由得讓他既是害怕又是焦急。
不過他并沒有懷疑,因為雖然他籌措到了這么多金銀,但距離金朝之前開出來的價碼還差的很遠。
可是再要籌措到更多金銀,他自己都不知該到哪去找了,能想到的辦法都想完了。
于是他把唐恪和白時中都叫了來。
這兩位又帶來了另外一個老相識,張邦昌。
張邦昌在宋徽宗當皇帝的時候就已經官居高位,他也是宋徽宗一手提拔的官員,可如今卻被新的皇帝趙桓借著他自請罷相的機會順水推舟罷了他的相位。
現在他整個人賦閑在家。
所以兩人得知之后,便帶著他一起來見太上皇。
太上皇聽了他一番哭訴,嘆息寬慰他幾句,隨后把自己心中擔憂的事說了。
“軍人索要金銀數額太過巨大,這些天我多方籌措,籌到的金銀雖然已經很多了,但還是遠遠達不到金人的要求。
眼下金人已經擺開架勢要強攻汴梁,三位覺得該怎么辦?”
唐恪對張邦昌解釋說道:
“金人現在是要求咱們割地賠款稱臣。太上皇覺得可以。可是現在的官家太強硬,不知利害,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太上皇說,咱們不能任由官家折騰。否則激怒了金人,踏破汴梁,傾巢之下焉有完卵?
太上皇已經決定,自己掏錢緩和跟金人的關系,既是保江山,也是自保。”
張邦昌立即明白了。
太上皇嘆息一聲,說道:“只是金人漫天要價,本道君的私庫都掏空了,卻還是遠遠不夠啊,如今金銀珍寶送去,如石牛入海,金人沒反應,怎么辦?”
張邦昌眼珠轉了幾轉,說道:
“應該是金人覺得太少。他們只知道咱們大宋有錢,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錢,所以漫天要價,開出一個咱們根本無法完成的數字。
這樣吧,臣愿意去一趟金營,跟金軍大帥好好談談,看能否把數額降下來?只要咱們滿足了他們的要求,他們會退兵的。”
太上皇聽到張邦昌主動請纓要去金營,不由得又是高興又是感激,連聲稱好。
當下,親自修書一封交給張邦昌,張邦昌連夜出城前往北城,拜見二太子宗望。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