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兩翼包抄合圍的作戰計劃可以,但排兵布陣做一個調整,你和韓世忠你們兩,跟姚友仲、張叔夜對調一下:
你們各派一員裨將率一萬陜西軍分別從正面應敵及后面合圍,張叔夜和姚友仲各率一萬禁軍兩翼包抄。
你們兩個,再加上牛皋,三員猛將,率領兩萬陜西軍在朕的前方列陣護駕。
韓世忠率部為第一道防線,牛皋率部為第二道防線,岳飛率部為朕的第三道防線。
如果你們這三道防線都被完顏宗望五千金軍打穿了,那就只剩下孟忠厚率領的兩千殿前司班直護衛朕了。
朕相信不至于此。對吧?嘿嘿。”
岳飛有些傻眼,心想皇帝這是得有多怕死啊?
兩萬禁軍保護他都還不放心,要換成更能戰斗的兩萬陜西軍,而且還要自己和韓世忠、牛皋三員猛將率軍組成三道防線護衛,連宮廷值守的兩千班直都帶去了。
這簡直……,他都找不到詞來形容此刻心中的感受。
趙桓微笑,他看出了岳飛的心里所想,道:
“別誤會,朕不是怕死,也不是要讓張叔夜他們兩搶功勞,只是朕覺得,從完顏宗望勇猛作戰,擅長以少打多的慣例來看,在面臨絕對優勢的敵軍面前,他經常選擇的是進攻敵軍的主帥。
只要把主帥擊潰,那么敵軍便會大敗,他們就能乘勝追殺了。
這場戰斗在完顏宗望追擊遼朝天祚帝的時候就曾經干過,所以,他只要知道朕這個皇帝御駕親征,就必然沖著朕來。
你們三個就有立功的機會了。因此,朕實際上是去當誘餌的,這樣完顏宗望的金軍就不會突圍,才有機會圍而殲之。”
岳飛和韓世忠卻依舊表情很復雜。
在他們看來,皇帝這完全是把他們當小孩哄。
六萬人打五千人,還能讓敵軍殺出重圍逃走,那也太無能到家了。
所以,皇帝所說他是誘餌,完全是哄他們的。
在他們看來,皇帝多半是覺得他們太年輕,活捉金軍元帥這樣的戰功應該給張叔夜、姚友仲那樣的高級武將,不能便宜了他們幾個小輩。
其實他們誤會趙桓了。
趙桓是因為看了無數史料,太了解金軍的厲害,也知道憑這六萬人馬,如果完顏宗望想突圍,肯定攔不住他,所以才把自己做誘餌。
因為完顏宗望的都是精銳騎兵,而宋軍基本上都是步兵,雖然京城有足夠戰馬,但有戰馬并不等于就能變成騎兵。騎馬作戰是一項技術很高的本領,沒有長年累月的訓練是成為不了騎兵的。
所以,一旦金軍騎兵突圍,這些宋軍步兵要想追擊,那簡直就是笑話。
如果不擅長騎術的步兵騎馬追,那絕對會陣型大亂,反而會被金軍抓到機會反擊,倒是不是合圍人家,而是被人家攆得滿地跑了。
但是,他這皇帝在小山上就不一樣了,有他這只大魚做誘餌,完顏宗望就一定會朝他沖鋒,要沖擊中軍,能抓住皇帝最好,不能抓住,也能利用皇帝的潰逃導致軍心大亂,從而再次以少勝多擊敗宋軍。
這是他完顏宗望無數成功戰例積攢下來的經驗,屢試不爽,這一次也會如此。
所以,趙桓真心是這么想的,他這皇帝這一次的御駕親征,其實不是看熱鬧,也不是實地了解金軍的厲害,而是當誘餌去的。
可惜,這時候的岳飛和韓世忠看不到那么深,不了解趙桓真實用意和想法。
薛弼卻是知道的,他心里對趙桓充滿了崇敬之情。
一個皇帝敢于親自去當誘餌,誘使敵人不逃走,而是往自己方向沖殺,從而讓宋軍有機會將其聚而殲之,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所以,他對皇帝趙桓長揖一禮,卻什么都沒說。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