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表情淡淡的,只說過去的事就不再提了,趕緊傳達圣旨。
岳飛便取出圣旨宣讀。
皇帝趙桓封王彥為親征行營司中軍副都統制。
王彥又驚又喜,他現在在太行山孤軍奮戰,手下只有一支數千人的軍隊,人數不多,但一個個都是誓死報效國家,抗擊金軍,保家衛國的死士。
他以為皇帝不會在乎他這點兵馬,沒想到卻委以重任,直接任命他為皇帝身邊的中軍副都統制,率部在太行山襲擾金軍,等候下一步圣旨。
雖然王彥知道岳飛已經是前軍都統制,比他高一級,但中軍那是在皇帝身邊,更為尊崇。
對于前軍都統制,京城那些權貴們未必放在心上,但對中軍副都統制,那絕對是要要笑臉相迎的。
畢竟中軍就是皇帝行營所在啊。皇帝身邊官,誰見到不得低三下四的抱拳拱手?
從今以后,自己名正言順成為皇家衛隊,激動的連連磕頭,沖著東京汴梁的方向高呼萬歲。
再起來的時候,王彥一改之前的冷漠,對岳飛很是熱情,因為岳飛給他帶來了好消息,而且之前又如此真誠的再次謝罪,吩咐擺下酒宴款待岳飛、韓世忠一行。
王彥、岳飛和韓世忠那都是行武出生,性格耿直,說開了也就不再放在心上,推杯換盞如兄弟一般。
趙桓已經注意到了王彥和岳飛之間的芥蒂。
歷史上,岳飛成為一方統帥之后,南宋皇帝趙構曾經想任命王彥隸屬于岳飛麾下,被王彥堅決回絕了,寧可不升官也不愿意卻當自己之前部下的部下。
趙構只好給他換了一個京城的官,沒有再隸屬于岳飛,王彥這才欣然領命。
王彥前往赴任途中,需要路過岳飛統轄轄區。岳飛盛情邀請王彥軍中敘舊,王彥口頭答應,卻最終沒有下令停船,而是坐著船從江邊等候的岳飛面前飄然而去。
趙桓知道這些史實,也完全理解王彥的心情,所以沒有把他們倆硬綁在一起,而是讓他們分屬前軍和中軍,免得內訌。
這一招果然讓王彥很高興,也成功的化解了雙方的矛盾。
兩人在酒席上推杯換盞,說起當初與金人作戰時的往事,回憶了當時被金軍重重包圍,兩人血戰突圍最終走散的經過。
那一段歷史王彥其實一直不愿意回憶,因為那一戰雖然不能怪岳飛,但也是因為岳飛的驍勇善戰,使得金軍把王彥的軍隊誤以為是宋軍主力,這才調來重兵圍剿,導致王彥軍隊大部分戰死。
此刻王彥說開了,足以證明他已經把這段往事放下了。
第二天,王彥親自送岳飛他們啟程前往太岳山。
在有了朝廷冊封,王彥軍隊的吸引力大增,很多太行山脈的起義軍都慕名而來,投靠于他的麾下,使得他的軍隊迅速擴大,超過了萬人。
與此同時,相州城。
宗翰在得知大宋皇帝趙桓壓根不在乎他冊立的偽皇帝張邦昌,也不在乎康王趙構在應天府登基為帝,篡奪他的皇位,這讓宗翰很是不解。
因為糧草斷絕,他派婁室西進關中去搶糧食。
接著,宗翰把秦檜叫了來,對他說道:“你真的愿意效忠我大金?”
秦檜跪在地上磕頭:“臣愿效死力。”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