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秦檜使出渾身解數,寫了一份所謂的國書交給趙構審閱。
趙構看了之后連聲叫好,沒做修改,蓋了自己的皇帝玉璽。
隨后他召集文武群臣說了他的決定,這些官員們一個個都喜形于色。
他們也聽說了朝廷其實沒有倒,太上皇和皇帝都還在,那么他們就可能成為亂臣賊子,這就麻煩了,很多人惶惶不可終日。
現在聽皇帝趙構說要保持帝號,并且擁兵江南,很多人都舒了一口氣,但是也有不少人卻皺起了眉頭。
他們中一部分是因為消息閉塞,并不知道太上皇和皇帝沒有被金人抓走,所以才來投靠趙構新成立的朝廷。
現在既然知道原來皇帝還在,朝廷沒有倒,那么現在的朝廷就不應該成立,還應該撤掉帝號,還政于朝,并負荊請罪去。
可是現在趙構明顯卻是執意一錯再錯,一條路走到黑,那他們要不要跟著后面繼續當真正的亂臣賊子,要好好考慮一番了。
大堂之上不好說,先想清楚,因此很多臣子都低頭不語。
趙構趕緊又寬慰大家一番,說道:“但凡輔佐朕守住江南半壁江山者,度過難關之后,一律官升三級。”
一眾官員聽了,都喜形于色。
趙構接著說道:
“朕已修國書一封,要委托哪位卿家敢于替朕去開封走一朝,將國書呈送北宋皇帝,表達我南宋自立為國,朕自稱帝號的緣由。
以取得太上皇和北宋皇帝的諒解,不至于同室操戈,團結一致,共同抗擊金人,哪位卿家愿替朕走一著?”
諸位大臣都面面相覷,第一次從趙構嘴里聽到了北宋南宋的稱呼。
看來皇帝是下定了決心要將大宋一分為二,沒有改國號也不去跟開封爭誰是正統,只求相安無事,大家都是宋朝皇帝,只是江南這塊地他趙構占了,由他來統治而已。
所以擁戴趙構的那些文武大臣都是頻頻點頭,覺得這個主意其實很好。
但是至于趙構提出的要去給北宋皇帝趙桓送國書,諸位大臣卻人人低頭,沒一個說話的。
眼看著沒人接腔,趙構的臉陰冷下來: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朕要用人之時,居然沒人敢去送一封國書,都這么貪生怕死,朕還能指望你們上陣殺敵嗎?若是有朝一日北宋或者金軍大軍來攻,朕還指望你們護駕嗎?”
這些官員們一個個都低頭不語。
工部郎中張浚邁步出來,躬身道:“臣愿意前往開封替陛下送國書。”
趙構大喜,連聲稱贊說道:“好,很好,朕封你為殿中侍御史,替朕走這一朝。”
張浚大喜,他是硬著頭皮出列的,想賭一把,既然這時候沒人去,如果自己敢于挺身而出,皇帝應該不會虧待自己。
果然賭對了,一下從工部郎中直接升為殿中侍御史,這已經是躍了一大步,如果這件事完成之后,皇帝興許還會有賞賜,他趕緊跪倒謝恩。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