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笑了笑,說道:“你的膽子還是小了點,朕倒有個想法,你聽聽覺得怎么樣?”
岳飛忙躬身道:“陛下高見,自然是最好的。”
趙桓笑道:“不見得吧,之前你可沒少說朕的主意不行,明里暗里想違抗朕的作戰計劃呢。”
岳飛十分惶恐,說道:“那是臣愚鈍,不了解陛下作戰計劃的深奧,現在回想,十分汗顏,從今以后陛下圣旨,尤其是行軍作戰制定的計劃,臣會不折不扣地堅決執行。”
趙桓點頭笑道:“開個玩笑,不用緊張。朝會上,你上奏提出所有廂軍解甲歸田,要提出具體的方案,比如,廂軍對耕地連續耕種三年之上的,這塊地就歸這個耕種的廂軍所有。
如果糧食被金軍損毀或搶走,可以免納糧,如果有產出,取十五分之一作為田稅。”
岳飛眼睛都瞪圓了。
因為這時候宋朝的田稅一般是十取一,好的田甚至五取一,也就是十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的糧食要作為稅交給朝廷。
當然,如果是租賃地主的地,那還要交租,多少由地主約定。
現在廂軍解甲歸田,耕種的是朝廷的地,就不存在再向地主交租的問題了。
交了朝廷的十五分之一的田稅之后,剩下的糧食都可以歸廂軍自己所得,這將極大的刺激這些廂軍耕作的熱情。
岳飛眉飛色舞,說道:“臣以為,陛下這英明的決定一定會讓所有的廂軍都心甘情愿的解甲歸田,耕種土地。
畢竟十五分之十四的糧食都歸自己,而且耕種三年,土地也歸自己,哪有不答應的?
只是,這樣一來,會不會大幅減少朝廷的稅收?”
趙桓微笑,擺手道:“稅收這一塊你就不用擔心了,朕自有辦法。”
岳飛躬身答應了。
送走了岳飛,趙桓又傳召黃小潤的父親,司農卿黃淵璟。
黃淵璟來到睿思殿,跪下磕頭,柳川吩咐平身賜坐。
黃淵璟十分惶恐,這還是他單獨第一次面對皇帝,不知道皇帝把他叫來是要問什么話。
趙桓說道:“朕讓你管司農司,這個官是農民的當家人,你有什么想法呀?”
黃淵璟一時有些發懵,不知道皇帝問的想法是什么。
趙桓笑道:“別緊張,這么說吧,現在有大量的北方百姓遷移到了南邊,那么多百姓到了南邊,南方的官田是不夠分的。
你作為司農卿有沒有什么想法?怎么解決他們以后的生活呢?”
一具體到具體的問題,黃淵璟馬上就反應過來了,畢竟這也不是什么疑難問題。
他馬上說道:“臣以為應該鼓勵他們開荒種地,南邊還有很多的地方是可耕荒地,只要愿意開墾,有很多良田都能開墾出來。
包括嶺南,有很多平地適合大規模耕種,而且南方地區天氣炎熱,水稻能做到一年兩熟,甚至三熟,量產會高很多。
而且,南方主要種植的是水稻,作為主糧更耐饑餓,正好借這次大規模南遷的機會,鼓勵遷徙的農民開荒。
只是朝廷應該給予足夠的優惠,才能鼓勵他們開荒種地。”
趙桓贊許的點頭說道:“你的想法很好,依你看,該給什么樣的優惠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