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聽出來了,皇帝是真生氣了,否則不會這么說。
可是李若水是個嫉惡如仇的正直大臣,他認為不對的,會不顧一切的勸誡。
可是皇帝顯然不打算聽別人的勸,一條路走到黑。
這讓李若水很無奈,皇帝都把話說到這地步,他如果還不知趣閉嘴,那后果會很嚴重。
李綱知道李若水的脾氣,趕緊勸道:
“李侍郎,四倍不算多,當初川蜀發行交子,也是差不多按照準備金的四倍發放的,幾十年都沒問題。
再說了,陛下說的沒錯,先看看推行情況再調控,來得及,紙幣嘛,收回多發的很方便。”
李若水也覺得有道理,當下躬身一禮,這趙桓說道:“臣言語無狀,還請陛下恕罪!”
趙桓面色稍稍緩和,說道:
“針對這次開恩科招募理財能人的事情,你還有要說的嗎?”
“沒有了,臣說完了。”
“坐下吧。”
李若水陰沉著臉坐了回去。
趙桓望向禮部尚書李彌遜。
科舉考試就是禮部的職責,李彌遜作為禮部尚書,他的意見很重要。
李彌遜跟李綱交情甚篤,政治主張相同,李綱剛才提到的其實也是他擔心的。
不過,他沒有重復冗官這個問題,剛才已經說過了。
李彌遜說道:“臣贊同開恩科招錄理財能臣,只不過,如何選拔出理財能臣,需要斟酌。
趙明誠大人劄子里提到,這次開恩科除了策論之外,還要考相應的理財內容,涉及算術和會計記賬等。這個如何考呢?”
一眾人都望向趙明誠。
趙明誠張口結舌答不上來,因為他的劄子是按照皇帝的意見寫的,這些都是皇帝的思路,他哪里答得上來。
趙桓微笑道:
“算術嘛,就是最基本的加減乘除,一個理財能臣,如果連這個都算不清楚,怎么理財?
至于記賬,就更應該是理財能臣的基本功了,連賬本都看不懂,還說什么高明的理財人士,那只會是閉門造車,紙上談兵。
其他還需要考什么,諸位可以集思廣益,并及早公布天下。”
李彌遜有些為難:“官家,天下學子讀四書五經的同時看看醫書、兵法等,是常有的,但是算術或者記賬,只怕學這個的少之又少啊。
若是這樣,只怕會讓很多的學子都無法報考。”
趙桓說道:
“本來,今年應該是三年一試的大比之年,可是金人大舉入侵,一切都亂了,所以今年沒有舉行科舉考試。
朕已經下旨推遲一年舉行,所以,明年正式大比,天下學子都可以參加的。
這一次的恩科不適合那些不懂理財的學子,不參加也罷。
但是,明年的科舉也要改革,不過具體怎么改,考什么,回頭咱們再商量。今天就商量開恩科的事情。”
李彌遜點頭道:“陛下所言極是。臣別的就沒有意見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