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放在倉庫里裝在箱子里,那是守財奴,錢是不能夠自己生出錢來的,必須要投入到生產生活中去賺錢才會生錢。”
太上皇點頭道:“官家所說是個道理,不知官家有什么具體的打算?”
“臣是這樣想的,后宮嬪妃和高等級的宦官宮女,從每個月的俸祿扣出一半,用來購買皇家債券,每個月都要扣,持續的購買。
而皇家的債券為期一到三年,就按三年算吧,年利率為百分之三,這已經是很高了,這些錢將會投入到文思院之中。
而文思院下一步改成企業化管理,推進市場引入市場競爭,讓產品說話,而不是靠皇家的權勢強買強賣,這樣一定能夠掙大錢。
在臣的主導之下,光是文思院掙到的錢,養活整個后宮綽綽有余,賺的利潤絕對不會低于現在的水平。
除了文思院,臣下一步還會推行其他的一些舉措,比如皇家郵政,啟動皇家郵政的資金,也是發行的這些皇家債券,用這些錢來籌辦。
所以不僅要靠俸祿,而且每一位都要掏出自己的俸祿來購購買皇家債券,這樣采購多才能用于發展實業,放心吧,有朕的經濟頭腦,一定能掙到大錢。”
太上皇根本不相信自己兒子有什么經濟頭腦,能掙大錢。
不過官家都這么說了,又找了這樣一個他覺得很拙劣的借口,那就只能這么辦。
好在官家不是白拿走,而是買什么皇家債券,而且三年期每年利息百分之三,雖然在他看來已經很低了,但沒辦法,總比沒有好,至少能把本金拿回來。
如果是這樣,那么后宮嬪妃這些人倒誰也不敢說過二話出來,畢竟官家要用錢,向他們借他們能說不嗎?又不是誠心要。
至于官家是不是拿去掙錢,將來有沒有利息,他們誰也沒辦法左右。
太上皇馬上說道:“這個沒有問題,只是老拙私庫在前些日子花銷比較大,都已經空了,沒什么錢了。”
對這個趙桓是知道的,太上皇把自己的私庫掏空準備去討好金朝的,當然那些錢全都落在了趙桓的私庫之中,只是太上皇不知道罷了。
趙桓擺擺手說道:“道君要買多少皇家債務,這個自己定,其他人必須強制一半以上。
這個希望道君能幫朕監督好執行好,尤其是延福宮那些嬪妃和宮女宦官,他們大把的錢握在手里干什么呢?不拿出來投資。
如果道君能好好跟他們說,他們心甘情愿的拿錢出來買,那大家都好,都有臉面。
如果有人不愿意拿錢出來讓朕去賺錢,那就是不把朕看在眼中,朕就得請他到皇城司去說說清楚,為什么看不起朕?
這話希望道君能夠傳達到每一位嬪妃皇子公主,以及高級的宮女宦官耳朵里去,而且要快。
因為皇家債券很快就會發行了,優先在皇宮里,當然對于普通的宮女宦官,他們的錢不多,所以完全由他們自愿,愿意投錢進來的,相信臣能掙錢的,都可以。
如果不愿意也沒關系,不許勉強,但是對于高級的宦官和宮女,以及嬪妃公主皇子,則要強制拿出一半的財產購買。”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