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水忙起身,躬身道:“臣雇傭了不少人對整個市場進行觀察,物價依舊維持在原先的水平,這一個多月來紙幣的推行效果良好,臣對陛下的睿智聰慧深感佩服。”
趙桓點頭說道:“物價只要保持穩定,或者逐年有緩慢的上升都是可以接受的,畢竟隨著百姓手里的錢越來越多,購買力增強,物價應該是會逐漸上升才對,但不能漲幅太大,要有一個緩慢的上升過程。
下一步規范市場的時候,要有專門的價格監督體系來計算出價格指數,這個價格指數應該穩定在年增長不超過百分之三,這樣就是穩妥的。
超過了的話就會出現通貨膨脹,太低于這個數字,甚至達到負值,價格回落的話,那就要問原因了,是不是因為貨幣量少造成的通貨緊縮?那對市場也是一個負面影響,并不是好事,那就得增發貨幣了。
總之,市場監管對于價格波動的監管是重中之重,李卿你要在這方面多加費心。”
李若水又趕緊躬身施了一禮:“臣定當盡心竭力,辦好差事。”
當下財政大臣便對十幾個不愿意接受紙幣的州縣進行梳理,并找出進出這些州縣的關鍵通道相關的州縣立刻下文,讓這些州縣設關卡盤查過往商人。
凡是進去的商人不允許攜帶金銀銅錢,只能在當地州縣兌換成紙幣,同時將當地急需的一些重要物資組織專人長途販運送到這些州縣,便于換出他們的手里的銅錢。
這一招軟刀子的確很犀利,當地百姓根本不明白出了什么事。
只是他們發現市場上的貨物又多又便宜,比以前多多了,價格也很公道,忍不住拿手里的銅錢去買,可是銅錢花掉之后除了他們的貨物拿去賣,商家卻說只能只有紙幣,沒有銅錢。
不僅一家,所有的商家都一樣,銅錢越來越少,百姓卻無可奈何,所以也就時間過了一個月,紙幣便開始在這些州縣通行起來。
百姓發現紙幣用起來要比金銀銅錢方便多了,而且沒有什么波動,于是逐漸接受了。
在處理紙幣推行問題的同時,趙桓掀起的反腐倡廉、嚴打整治專項行動正向深入推進。
光京城抓捕的貪官污吏就有上百個,應天府等陪都、二十四路和全國各個大的府州縣也都在開展反腐倡廉、嚴打整治,也抓了不少貪官污吏。
按照趙桓的圣旨,不管涉及到誰一查到底,所以這一次聲勢非常浩大,而《大宋日報》每一天都有專門的板塊用來報道各地打虎行動的豐碩成果,百姓交口稱贊,拍手稱快。
這一批案件由皇城司負責搜集證據之后,移交給御史臺等三法司查處的貪腐案件,以及由此牽連出的其他一些刑事案件,也先后做出了第一批判決。
按照皇帝的圣旨,都是從重從快懲處,第一批處以斬立決的就有十三個。
這些案件全送到了皇帝趙桓手中,要由皇帝做最后的御批,死刑案件都要報皇帝作最終御批。
排在最前面的就是太師鄭紳和前宰相馮澥。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