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日本的真正掌權者白河法皇來了國書,正好以這個為借口與日本交往,伺機而動。
趙桓是學歷史的科班出身,不僅學中國史,也學世界史,所以對日本的歷史也是很了解的,他知道這個時候的日本天皇跟大臣藤原氏爭權奪勢,斗的不可開交,藤原氏家的人長期霸占關白一職,與天皇抗衡。
關白也就是宰相。
按照大和國的規矩,皇帝的圣旨必須經過關白,也就是大和國宰相簽署,才能正式頒布,關白不同意發布,圣旨就成廢紙一張。
相權嚴重制衡皇權,使得天皇很難受。
為了避開關白對皇權的掣肘,這位天皇直接把皇位禪讓給了自己的兒子,然后當上了太上皇。
太上皇在日本叫做上皇。
太上皇下達的圣旨就不需要藤原家族掌控的關白的審核了,太上皇身邊也聚攏了一幫的朝廷大臣。
不過他兒子很快就死了,在他的堅持下,皇位交給了他的孫子,也就是鳥羽天皇。白河出家,稱為法皇。
鳥羽天皇當沒多久,在白河法皇的干預下,又讓他的孫子鳥羽天皇把皇位傳給了更小的崇德天皇,而這個時候的崇德天皇才八歲,所以大權都在這位白河法皇的手中。
他已經七十四歲了,這位白河法皇成為了大和國,也就是日本的實際控制者。
但是,平安時代的大和國,局面十分混亂,地方武裝擁兵自重,而天皇勢力相對微弱,所以如果大宋皇權愿意幫助白河法皇,他一定會非常高興,當然這種介入必須要讓對方不會心生警惕。
然后用溫水煮青蛙來介入日本的政權,趙桓會利用他對日本歷史的了解,對日本歷史軌跡的走向來四兩撥千斤。
不僅要讓日本跟金朝來個魚蚌相爭,同時還要逐漸掌控日本。
一切都從這封國書開始。
趙桓腦海中飛速的閃過無數念頭,一時間卻呆在那兒。
朱皇后見皇帝發愣,不清楚皇帝在想什么?靜靜的等著,片刻后見到皇帝嘴角露出微笑,便問道:“官家是想到了什么有意思的事嗎?”
趙桓哈哈大笑,說道:“是呀,朕的確想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朕要去辦了,你們接著忙,這事朕來處理就行了。”
說著將那封折子,連同日本的國書一起塞進了袖袋,隨后邁步走出了御書房,坐著步輦先回到了他的寢宮福寧殿,隨后讓邵成章去延福宮把和王趙栻叫來。
趙栻年僅十五歲,還沒有成年,所以跟他爹還住在一起。
和王就是當初主動出來幫皇帝趙桓去鎮守城池的那位小王爺。
和王很快來到了福寧殿,行禮之后坐下,笑呵呵的問:“皇兄叫我來,是不是讓我去鎮守城池了?”
趙桓說道:“我想給你一個比鎮守城池更有挑戰性的任務,不知道你有沒有膽量幫我去完成?”
和王年輕氣盛,馬上激動的起身說道:“當然有膽量,不管是什么,我都一定能完成,說吧,讓我干什么,就算要我的腦袋,只要有利于大宋,盡管砍了去。”
趙桓用手指指著他說道:“你還別開玩笑,讓你去辦的這件事有可能真的會掉腦袋,如果你不用心做好的話。
當然你要能做好,那你可就威風了,也就幫了我的大忙。”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