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軍最厲害的就是他的騎兵,在陸地相當于猛虎的爪牙,如果在水上利用江河天險進行阻攔,那騎兵將無用武之地,對方將會變為被動挨打的局面。
所以在防守作戰中,利用已方的江河天然優勢形成防御阻擊網,是揚長避短的最佳模式。
再加上趙桓已經事先洞測歷史上金軍進攻的路線和時間,以及挺近的深度,相應的制造作戰方案,并采取相應的策略就容易得多。
現在是時候開始大規模制造這樣的戰艦,好在修建木質的戰艦比現代社會修建鐵殼戰船要容易得多。
趙桓又叮囑王紹說道:“你們設計的船,船上要全部換成鐵皮覆蓋,可以阻擋對方使用火箭,而且也防對方的船只的碰撞。
在船的前頭要制作堅韌的鋼鐵破甲,用來撞擊敵艦,操作一定要輕便。
不要考慮錢,只用考慮效果。”
王紹急忙答應,雖然整個戰艦全部穿上鐵甲那造價又會增加一大筆,但是皇帝說不要在乎錢,必須達到設計要求,他就無所謂了,只要照著皇帝的話去做,不用去考慮成本。
趙桓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設計要求,就是因為戰場是在大宋的境內,至少在十多年內將會是這樣。
趙桓并不指望十多年之內大宋的兵力戰斗力能夠超過金軍,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是一支戰斗力沒有比敵軍更強的軍隊,即便擁有非常精良的武器裝備,也未必能克敵制勝。
不謀勝先謀敗,這是兵家優先考慮的。
比如解放戰爭,武裝到牙齒的國民黨數百萬軍隊,被人數遠遠少于對方而且是小米加步槍的解放軍三年時間徹底打垮,就很能說明問題。
武器不是決定性因素,尤其是在冷兵器時代,它可以使戰爭更容易獲勝,但卻絕對不會決定戰爭的勝負。
這個時代戰斗的勝利關鍵還得靠人,靠指揮作戰的將帥,靠英勇作戰的將士。
女真人當初只有極為簡單落后的裝備,他們甚至沒有馬鞍,騎著沒有馬鞍的馬一樣打敗了強大的遼軍。
而遼軍的武器裝備遠遠超過最早的女真兵,足以證明軍事裝備,尤其是冷兵器時代的軍事裝備,在戰爭的勝負上只能起到幫助作用,無法起到決定作用。
但是裝備的精良,以及針對性的制造相應的裝備,是可以提高勝利的概率的。
如果戰斗力相仿的兩支軍隊,裝備更精良的一方,獲勝的幾率自然規律比對方高,這是肯定的。
但現在趙桓面臨的問題,就是宋軍整體的戰斗力遠遠低于金軍,而戰斗力的提升絕不可能是一蹴而就,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批一批的成長起來的。
因此趙桓下一步將要進行軍事力量的長期培養計劃,這是建立一支強大軍隊的基礎性工作。
短時間內可能看不到效率,長期堅持,勝利的天平就會轉向大宋。
趙桓已經做好十幾年之內戰場都在大宋境內的準備,他之所以投入巨資,用來打造造價數倍于普通戰艦的超豪華戰艦,就是基于這個考慮。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