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跨境的女工輸出跟國內的輸出還不一樣,有可能會有去無回。
因為這時候的大宋雖然在跟金國打仗,但是長江以南是太平的,尤其是江南地區,非常的富足,對于苦難深重的大和人民來說,那簡直就是天堂。
趨利避害是人之本性,人人都想到一個能夠安居樂業又能掙錢的地方去。
使臣見法皇和攝政遲遲不表態,于是派出人,將大宋使臣團來大和國招女工的消息透露了出去,還把薪酬待遇都說了出去。
于是乎,先是平安京附近的百姓全都涌到了和王港,在海港空地上到處都是黑壓壓的女工,希望能應聘前往大宋。
一個個臉上滿是焦急,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因為趙桓要求的就是只招年輕女,年齡在三十五歲以下十五歲以上。
和王出來安撫大家,說大宋很愿意叫大家前往,可是法皇和攝政王還不同意,需要他們表態。
只要法皇和攝政王同意了,立刻開始招募,和王還指了指海港上停著的百余艘專門運送女工的商船。
這些船是趙桓專門要求設計,船上每個人都有一個吊床,睡在吊床里,比睡在船板上那可要舒服多了。
因為這個時候的木船排水量都比較小,在風浪中搖擺的很大,睡在床上左晃右晃,根本無法入睡,但是吊床就不一樣,不管船怎么搖晃,它都會像不倒翁一樣。
并且只是輕輕搖晃而已,而不會劇烈的晃動,尤其是一個吊床挨著一個吊床的時候,就會相互支撐,更有利于入睡。
這種長途吊床裝置在大航海時代還沒有出現,在宋朝也沒有出現,是趙桓帶來的后世經驗。
在西方大航海時代,吊床才開始在遠洋船舶上使用,但只給水手用,至于販賣的奴隸,根本不會考慮舒適的問題,會把他們像填鴨一樣將他們密密麻麻的塞進一個狹小的空間,只能一排排的坐著,就這么熬幾個月,所以大量的工人就死在了船上。
趙桓當然不會這樣對待這群女工,所以他設計了對這個時代來說已經是非常高端甚至奢華的運送女工的商船,不僅有一排排專屬自己的吊船,還有專門的女工廁所,整潔的食堂,充足的食物。
這些對于東瀛女子那簡直就是天堂一般,這些女工一個個眉飛色舞的把他們所見所聞告訴了同伴,這成千上萬的女工都知道,到大宋的想法更加強烈。
在得知這件事需要法皇和攝政騰原忠通點頭之后,于是這上萬女工便包圍了皇宮,一起跪在皇宮面前磕頭,請求恩準他們去大宋打工。
跟著這些女工后面的又是黑壓壓的上萬的這些女工的家人,他們聽說女工在大宋打工得到的錢,可以通過郵政郵寄回家,哪有不答應的?
這種事情在大和想都別想,義務免費的徭役那是少不了,想掙錢,門都沒有。
去大宋打工掙錢,不僅能夠讓自己的孩子能逃避饑餓,還能掙錢寄回來,一舉兩得。
至于女人嫁給大宋,對于百姓來說其實是求之不得的。
他們可不會像法皇那樣去想問題,他們只關心自己,自己的女兒能嫁到大宋,那就相當于有了長期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