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無奈,只能作了個揖,說道:“臣遵旨!”
趙桓說道:“朕御駕親征這件事務必保密,朝中只有很少幾個人知道。對外一律稱朕在閉關參悟,大臣該干啥干啥。”
李綱忙躬身答應,實際上趙桓御駕親征,出兵多久他一概不知,他是今天才陡然聽到皇帝說要御駕親征的。
至于親征的內容他不知道,而且他也不知道帶了些什么軍隊,在之前趙桓下令岳飛、牛皋和吳玠兄弟率領的前中左三路軍分批次秘密的出海,從外海前往大和國關東及蝦夷地。
這個軍事行動是相當保密的,朝廷大臣中連李綱這樣的管軍事的樞密院的樞密使都不知道,可見其保密性有多高。
聽趙桓說了之后,李綱甚至都不敢問皇帝御駕親征的具體內容,只需要辦好皇帝交辦的事就行了。
可是皇帝趙桓并沒有額外再交辦他什么事,因為現在為止皇帝交給他的事已經夠多了,而且每件事都在認真踏實的推進,趙桓很滿意,包括趙鼎也是這樣的。
趙鼎在經濟改革這一塊出了很大的力,趙桓只是下達了一系列的方針給了政策,需要趙鼎將它們一一化成具體的方案,這種計劃的實施其實是相當考經驗的,但趙鼎辦得很好。
所以趙桓也不打算再單獨把他叫來叮囑一番,并且除了李綱知道他將御駕親征之外,趙桓不打算告訴任何大臣。
安排之后,趙桓回到后宮,把朱皇后黃小潤都叫到了自己的書房,關上門,趙桓對三人說道:“朕要帶著太子御駕親征,具體的目標你們就不需要知道了,只需要知道朕去打仗去了。
在朕不在期間,朝廷由皇后、賢妃你們兩個垂簾聽政,大小事物由你們倆裁決,朕命李綱和趙鼎為輔政大臣,不過你們兩個拿不定主意的事,可以征求他們倆的意見。
但是記住,他們倆的意見只供參考,尤其是皇后,你性格比較懦弱,有時候不敢拿主意,這很不好,不管是對還是錯,主意必須你自己來,而不是聽別人的。
你可以拿出主意,但不能盲從于別人的主意,當然如果你覺得他的主意好,你也贊成,那可以采納。
如果你是沒有主意,隨便采納一個別人的主意,那就不行,沒有主意的時候就不要慌著做決策,多思考多詢問,尤其是小潤的意見。
她比你有主意,你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多聽聽她的意見。”
朱皇后忙答應了:“臣妾一定記住陛下的話,替陛下辦好事。”
黃小潤沒有想到趙桓之前出征時交代過她的事,經歷了差不多兩年之后,現在再次放在了她的面前。
丈夫要領軍打仗去了,趙桓在兩年前給她的遺詔她還留著的,那遺詔當年是她的保命符。
不過現在情況有些變化了,那個時候黃小潤還沒有懷孕,而現在已經生下了龍子,而太子又被趙桓帶走了,那么一旦皇帝和太子出現意外,必然會在兩個孩子之間出現爭奪皇位之時。
但趙桓并不打算對這件事預先做出安排,一來這次出征十拿九穩,在他看來不會有什么危險,也沒有什么問題。
二來太子還在,如果有這樣一道遺詔,讓外人知道那是很不合適,趙桓不想看到在他兒子中出現什么九龍奪嫡之類的鬧劇,誰來當太子,他還需要觀察。
目前的太子趙諶實在不能讓他滿意,可是他的另外兩個兒子,山河和聽政年紀還太小,根本看不出是好是壞,所以他也沒有辦法做出換太子的決定,一切只能走著瞧。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