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淑妃嘆了口氣,說道:“那又能如何?我們自家沒錢,又逢災難戰亂,百姓若不用此法換糧,就得餓死。反正左右是個死,用她們換糧,至少能保她們活命,還有部分人能回來,總比餓死強。”
夏仁宗不再言語,因為羅淑妃所言屬實。這幾年西夏年年受災,需大量糧食才能度過難關,在有錢也買不到糧的情況下,只能用女人去換糧食。
這是無奈的選擇,當然也與大宋的“英雄母親計劃”極具吸引力有關,對西夏的眾多女子產生了強烈的感召力。
許多女性因此自愿前往大宋生育,以換取一份生活保障,同時確保家人能夠安然度過饑荒,甚至過上更好的生活。
確實,那些成為大宋“英雄母親”的女性,其家庭基本上都過上了富足的生活,這促使其他人紛紛效仿。
夏仁宗擺了擺手,說道:“罷了,‘英雄母親計劃’這些話題就不提了,提了也讓人心煩,還是談談攻打大宋的事吧。”
羅淑妃回應道:“臣妾認為,這一仗能避免則避免,否則不僅難以取勝,還會得罪大宋。將來再遇災荒戰亂,急需大宋的資源和糧食時,即便獻上女性,大宋也未必愿意再施以援手。
一旦與大宋交惡,再想化解矛盾、求得支持,將難上加難。大宋可不是好說話的,尤其是在我們冒犯之后。
而除了大宋,我們已無其他國家可求援,金國如今自顧不暇,哪里還能幫到我們?因此,為西夏的未來著想,最好不要與大宋開戰。”
夏仁宗長嘆一聲,說道:“我又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根本打不過大宋,但若不戰,大金朝便會將我們吞并,其軍隊此刻正虎視眈眈地盯著我們,你說該如何是好?”
羅淑妃低聲嘟囔道:“寧可與金國交戰,也不與大宋為敵。”
“你說什么?”夏仁宗追問。
羅淑妃急忙辯解:“臣妾沒說什么。”
“不,你剛才說了,沒關系,直言無妨,我不會怪你。”
羅淑妃這才大膽說道:“我們寧可得罪金國,與其一戰,也不能與大宋開戰。——與大宋交戰,我們毫無勝算;而與金國交戰,我們尚有一線機會。
畢竟金國兵力最多不過四十萬,僅比我們多十萬而已。何況我們是本土作戰,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們這邊,即便拼個兩敗俱傷也在所不惜。
但若與大宋開戰,大宋軍隊超過三百萬,而且裝備精良,財力雄厚。大宋滅我朝輕而易舉。而金國若想滅我,必將付出巨大代價,它也得權衡利弊。
金國與大宋相比,猶如狐貍與猛虎,大宋是猛虎,金國最多只是小狐貍。論危險性,誰更可怕,陛下心中自有明斷。”
夏仁宗一下坐了起來,用手抓撓頭發,說道:“你說的我都知道,可現在我怎么辦?當時完顏亮差點把我打死,我如果不表態不這么說,他興許已經把我殺了。”
羅淑妃想了想,說道:“既然陛下現在已經回來了,咱們何不聯絡大宋共同滅了金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