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結束,徒單貞的侍從才能進入大帳將依舊昏迷不醒趴在中軍帳地上的徒單貞抬走。
戰斗很快打響。
宇文虛中騎馬督戰,在一隊侍衛和盾牌手的簇擁下,全副武裝,帥旗高揚,親自在金軍后方督戰。金軍的督戰隊組織嚴密,無需宇文虛中過多費心。
金軍此次準備極為充分,他們在攻打大宋時便已準備了大量的攻城器械,雖未及使用便撤回,如今卻又將這些器械運至此地并卸下,這些都是可組裝的裝備。
這些攻城器械是從大宋那里學來的組裝式設計,迅速在兩軍陣前架起了一座座投石機、箭塔和鵝車等,隨即對興慶府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宇文虛中連用餐都是在戰場上,啃干糧、飲水,他的帥字旗從未返回兵營,始終在各處巡視,督促軍隊發起瘋狂攻勢。
起初,將領們以為宇文虛中可能只是發號施令后便躲在中軍大帳里聽戰報,未曾想這位文臣出身的宰相、新任大元帥竟親自來到攻城現場督戰,這下無人再敢輕視他,也不敢再質疑那瘋狂進攻奪城的軍令是否有商量的余地。
城樓上,夏仁宗皇帝曾親自上城樓視察,在金軍尚未進攻之時,為鼓舞士氣,他同樣身著鎧甲,佩帶寶劍,在一眾侍衛的護衛下,四處激勵守軍。
他曾邀請趙公子一同上城,但被趙公子婉拒。不過,趙桓還是隨他進入了興慶府,卻未入住大夏國皇帝的寢宮,而是住在了自己的宅院中。
當然,這宅院附近的所謂民宅,實際上早已被大宋購下,并部署了御前侍衛警戒。
在興慶府內,趙桓擁有兩萬雇傭軍,這實際上是他的殿前司侍衛和禁軍,對外宣稱是家族的雇傭軍而已。
這是大宋的精銳之師。因此,趙桓若欲奪取興慶府,可謂輕而易舉,亦無需擔憂夏仁宗的五萬大軍。
至于金國攻破城池后的情形,趙桓更是無需憂慮,他可從容率軍撤離興慶府。因為金軍進攻僅限于兩個方向,另兩個方向的城門隨時可以撤離。
夏仁宗在城樓上視察時,士兵們士氣高昂,誓與城池共存亡,但戰事一開,他們才發現金兵勇猛異常,西夏軍隊與之相比,猶如小綿羊。
因此,五萬大軍悉數上陣,才勉強抵擋住金軍的強大攻勢。隨著戰斗愈發殘酷,雙方死傷慘重,兩天兩夜激戰不止,夏仁宗心急如焚,多次召集會議商討退敵之策,卻始終未能找到有效對策。
唯一能做的,便是為城樓上的西夏軍隊提供后勤保障和人員支持。
然而,隨著戰況加劇,守城愈發艱難,金軍如同瘋魔般夜以繼日狂攻不止。金軍攻勢愈演愈烈,城樓上的西夏軍隊防守愈發吃力,金軍不斷攻上城樓,與西夏軍隊展開激烈廝殺。
許多金兵是通過鵝車上的踏板強行沖上城樓的,而西夏在防守金軍大型攻城器械方面似乎缺乏經驗,畢竟長期和平,連守城訓練都顯得不足。
當攻上城的金軍越來越多時,守城的大將、樞密使焦景顏急匆匆地跑來向皇宮里的皇帝夏仁宗稟報:“陛下,情況不妙,城池恐怕快守不住了,殺上城來的金軍愈發增多。許多士兵已被迫后退,我們該如何應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