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虎王朝東疆,邊地軍營。
此處與那東荒大皇子的疆土接壤,因為兩國在歷史上的各類積怨,如今這片邊境之地還是時有戰事發生。
不過因為有西妃娘娘坐鎮此地,逐虎東疆邊境地區的局面還是比較穩定。
東荒的幾次動兵也都沒有出現通靈修士的身影,多為騷擾和試探的局部摩擦,并沒有發生成規模的大型戰事。
那位大皇子如今明顯是將重心放在了自已那位三弟,也就是前朝太子身上,對于逐虎暫時還沒有太多想法。
不過即便如此,逐虎東疆的邊地還是戒備森嚴,邊軍亦是操練嚴格,不曾有分毫懈怠。
“注意力!注意力!戰陣散了!都不想要命了是吧?”
“你們的神識是吃干飯的嗎?這才什么強度!就開始暈頭轉向了!啊!?”
演武場中,一位手持陣令的教頭,正在訓練著一伙新來的凡人士兵與隨軍修士。
在他的身前,是兩片由陣法造就的特殊場地。
凡人士兵這邊,在陣法的不斷影響下,他們腳下的地形不斷進行著變化。
時而化作滿地泥濘,時而化作巖地石坡,時而又變作急流深潭。
這些凡人士兵們要做的,就是得在這樣復雜多變的地形環境中,保證他們結成的戰陣不散不潰。
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充分發揮出集體的力量,在面對一些低境界聚氣修士時,便能擁有些許抵御之能,不至于一觸即潰。
而另一邊,籠罩隨軍修士的陣法,則是無規律的不斷生成各類低階術法攻擊,偶爾還會夾雜一些危險的殺招暗藏其中。
這是為了能夠讓這些來到新來邊地的隨軍修士,能夠盡快適應真實戰場上無法預測的諸多變故。
這兩種陣法訓練的最終目的,都是奔著提高這些人的戰場生存能力去的。
這樣成體系的雙陣訓練模式,正是由眼下這位負責訓練他們的韓教頭,結合自已多年征戰沙場的經驗總結構思出來的。
此法的訓練效果,已經經過了多場實戰的檢驗,并在整個東疆邊軍中推廣下來。
而這位韓教頭,更是此道專精之人。
經由他手下訓練出的士兵和修士,在戰斗中,普遍能夠擁有更強的適應性與更高的存活與應變能力。
不過對于這些情況,眼下正在受訓的新兵們卻還不甚了解。
起初他們還是對這名韓教頭抱有幾分敬意的,畢竟人家是在軍中待了二十年的老兵,經歷過數不清的戰事洗禮。
但隨著之后長時間高強度的陣中訓練,他們心中也開始慢慢有了幾分怨言。
譬如此刻,韓教頭的訓斥聲便叫一眾受訓的隨軍修士面色難看。
要知道他們在來到這里之前,在王朝腹地得家族和宗門中,那都是受人敬仰尊崇的仙師。
結果一加入邊軍后,就開始了沒完沒了的操練。
從抵邊到現在,他們已經連續整整一個月沒有正經休息過,只在操練間隙能夠得到一刻鐘左右的調息之機。
望著那教頭一瘸一拐的動作,以及他那初入聚氣后期的七重修為,這些新來的隨軍修士心中便是有了幾分不忿。
“咱們給一個瘸子訓成這般慘相,叫什么話!”
“是這般說啊,要不是他披了身教頭的馬褂,我等怎會懼他?”
“聚氣七重就能來做教頭,修為還不如我,真不知道這邊地將領怎么想的,他教的明白嗎?”
“就是啊,這么多天下來,從不教任何兵技戰法,就一直揪著我們在這陣中當沙包!”
這些不滿的言語,被手持陣令的韓旺聽了個一清二楚。
身為邊軍教頭,對于這種情況,他早已習以為常、見怪不怪,畢竟每一次有新兵抵達邊地,類似的劇情就會上演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