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修皆聞,梅山有位不出世的劍道天才,僅以入道之姿,便登上了天劍山的六重域,并在那礪鋒坪上得了一把神秘寶劍的認可。
后來道院便以這把劍的名字,定為了她在天驕榜上的稱號。
這便是凌霜與夜沉鋒、獨孤浮椿最大的不同。
她因為只是剛剛入道,所以來到天劍山時,身上并沒有帶劍。
如今其手上那把名動滄瀾的太蒼劍,便是自天劍山上取得的一份劍道至寶。
這把劍不僅外身劍體堅韌無匹,而且還內有玄機,暗蘊著數道劍道真意所在。
可以說早在凌霜自天劍山上取下太蒼劍時,便已經注定了她的不凡。
在她修有所成下山之后,放眼滄瀾一眾天驕,除了那下界重修的洛千愁,便再無一人能夠與其爭鋒。
這便是近五百年來,在天劍山下六重域內,留下了傳奇的三名劍道大才。
而在礪鋒坪之后,若想繼續向更高的位置,乃至峰頂攀登,便不是光靠天賦與悟性就能夠做到的。
進入七重域的門檻是必須修出靈念,也就是說,再往上的區域,只有境界到達通靈之后才可踏足。
而在這第七到第十二重的區域內,才是滄瀾劍修們真正的大器功成之所。
出眾的天賦與悟性,不過是觸摸劍道頂峰的入場券。
真正想要在此道功成名就,那就必須要付出更為艱辛的努力,經歷常人難以承受的磨礪。
滄瀾洲劍修不少,但能夠突破至悟道三境的劍修卻真是鳳毛麟角。
不說那些不露面的隱修,只算在外界揚名,或已經成為一門之祖的人物,從頭到尾一個個數下來,也不過二十之數。
光這個數字,便更能深切的體會到,劍道易修難精的本質。
如果只是為了追求劍修的殺力而踏足此道,那么其成就至多便也止步于凝元十二重,連想成通靈都沒可能。
逐虎王朝便有這樣的例子。
虛劍真人賈懷仁,頂著西北第一真人的名頭,又是在一方聞名的劍修,其手下一眾徒弟中,也就宣周一人修成了通靈境界。
其他那些人,無論在早年便顯得多么天資卓絕,如今也都還在凝元境界徘徊不前。
劍道修行,越往后阻力越大,不是靠著一時的頓悟與巧思便能破除。
若無法一直保持著那份一往無前、鋒銳無匹的信念,往往只需丁點的動搖,便會導致前功盡棄。
時間回到此刻。
再看眼下的天劍山,在那六重域的礪鋒坪上,已是有不少低境界劍修站在此處。
他們皆是來自滄瀾四方之地,其中甚至有偽裝了身份的魔道修士在場。
而這些修士此時都仰著頭,他們的目光無一例外的都鎖定在了遙遠的天劍峰頂,那一道極其細小的身影。
在這駐足觀望之時,無論是正道修士還是隱藏了身份的魔道修士,他們眼中皆是滿含崇敬與景仰之色。
無論走在何種道途之上,他們今日匯聚在此,都是為一事而來。
那位閉關一年有余的太蒼劍仙,將于今日,在這天劍山,證道真意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