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頭對著蔣華謙的頭飛去,就算是蔣慕白反應再快,也沒辦法保證能伸手攔住這塊磚頭。
幾乎是毫不猶豫地,蔣慕白直接撲了上去,用后背接下了那一磚頭,救下了蔣華謙。
蔣華謙被蔣慕白的行為打動,兩人之間的關系也開始深厚起來。
性格不同的兩人漸漸熟識,奇怪的是一動一靜的二人,相處起來反而十分和諧。
慢慢的,蔣華謙才真正了解了蔣慕白的身世。
蔣慕白其實是個孤兒,他是被爺爺在路邊撿到的。
由于爺爺不識字,只能簡單地稱呼他為“小白”。
而“慕白”這個名字,則是他長大后,自己從書上找了個好看的字起的。
在爺爺去世后,蔣慕白便在這個世界上孤苦無依,他把蔣華謙當成了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親人。
為了感謝蔣慕白的救命之恩,也為了表達自己對這段友誼的珍視,蔣華謙決定與蔣慕白結義成為兄弟。
蔣華謙的父母也非常善良,他們見蔣慕白孤苦伶仃,便把他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
他們給蔣慕白交學費、買衣服,還把他接到家里,與他同吃同住,儼然當成了自己的第三個孩子一樣看待。
在蔣家的悉心照料下,蔣慕白漸漸長大成人,與蔣華謙的關系也愈發親密。
為了表達自己對蔣家的感激之情,他直接隨了蔣家的姓氏,改名為蔣慕白。
從此,蔣華謙與蔣慕白便形影不離,成為了彼此最堅實的依靠。
蔣慕白性格開朗,喜歡冒險,經常帶著蔣華謙去上山捉鳥、下河摸魚。
有一次,他們在山上玩耍時,突然下起了大雨,引發了山洪。
不習水性的蔣華謙在慌亂中被水流沖走,幸好被一位路過的村民救下。
雖然這次經歷有驚無險,但蔣慕白和蔣華謙還是因為太調皮,被蔣家媽媽罰著刷了整整一個月的碗。
蔣華謙與蔣慕白都漸漸長大成人,為了賺更多的錢,他們決定瞞著家里,偷偷去做生意。
在當時,邊境走私貿易,是最冒險也是最賺錢的行業。
于是,他們便選擇了這條充滿挑戰與機遇的道路,成為了“跑山幫”的一員。
他們走最苦、最艱險的山路,把國外的東西運過來賺差價。
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他們終于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還在緬部開了一家公司。
生意越做越大,蔣華謙和蔣慕白的名聲也越來越響。
然而,就在他們事業風生水起的時候,一個名叫李木子的女孩闖入了他們的世界。
李木子長得非常漂亮,是來他們公司面試的當地女孩。
幾乎是第一眼,蔣慕白便對她一見鐘情。
蔣慕白性格直爽,喜歡便去追求,在他熱烈的追求下,沒多久就俘獲了李木子的心。
兩人很快便走到了一起,還在當地結為夫妻。
為了愛情,蔣慕白甚至把名字里的“慕”字改成了“木”。
他說要與妻子同名,雙木成林,寓意著他們的愛情能夠像樹木一樣茁壯成長,更有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意思。
見自己的好兄弟能夠找到幸福,蔣華謙也非常開心。
他們夫妻二人恩愛有加,蔣華謙每天都吃著滿滿的“狗糧”,心中卻充滿了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