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此事大周多次對北漠諸部進行過交涉,北漠諸部給出的理由,永遠都是一個不痛不癢地道歉。
然后說那些叩關的小股騎兵,并非他們的人,而是北漠流寇,他們會盡可能去尋找,若是抓到,定會第一時間送到大周,任由大周處理。
對于北漠諸部這敷衍的態度,大周曾多次對北漠進行過嚴厲譴責。
甚至多次雙方劍拔弩張,若不是各方面的牽制,迫使大周無法輕易與北漠開戰。
恐怕大周與北漠早就又干一仗了。
老爺子面色淡然:“根據大周與北漠之間簽訂的和平條約,我大周將士不能踏足北漠的土地半步。”
“世人皆知北漠諸部性格勇猛,皆是驍勇善戰之輩,一生除了強者誰也不服,若是我大周將士不踏足北漠的土地,如何幫助你北漠解決此事?”
“父皇兒臣有一策,”老爺子話落,顧幸嘴角露出一絲輕笑,站了出來。
行禮說道:“按我大周與北漠之間簽訂的條約,我大周將士確實不能北出墨關,以免造成什么誤會,導致大周與北漠諸部關系變得緊張。”
“但我大周畢竟是泱泱大國,兒臣認為我大周作為大國,有義務也有責任保護周邊弱國的安全。”
“以免弱國造成更多更大的兵禍事件,讓他國子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艱難度日。”
“故而兒臣認為,此番北漠烏托一族事件,我大周身為大國,必須積極進行干預。”
“具體說說?”老爺子面色平靜的看向顧幸,一手放在御案上,手指輕輕敲擊桌面。
顧幸眼神瞟了烏達大巫師一眼:“此事既然是烏達一族請求,而烏達一族又是北漠大族,在北漠有著絕對的話語權。”
“那兒臣認為,針對此事我大周大可正大光明的讓維護北漠和平的將士,北出墨關,針對此事進行干涉。”
說著顧幸還不忘對烏達大巫師說上一句:“還請勞煩貴使,為了你北漠諸部安危,即刻書信一封快馬加鞭送往你烏達王庭。”
“就說為了北漠諸部和平,我大周維和大軍不日便會北出墨關,還望烏達一族通告北漠諸部,以免造成什么不別要的誤會,出現流血事件。”
顧幸這話一出,朝堂之上武將一方一個個頓時眼前一亮。
大周以武開國,以文治國。
至今剛過百年左右,武鎮天下,文治天下,從未出現過什么重文輕武亦或者輕文重武一說。
歷代大周皇權對于文武之間的平衡手段,都用的極好。
故而在大周,文官若是上面有人,想往上爬還能給你使使勁暗箱操作。
但武將一行,若是想往上爬,就只有一條途徑,那便是戰場殺敵。
先登陷陣斬將奪旗。
若是沒有過得去的戰功,即便你是大將軍的兒子,也是頂了天給你一個從五品的偏將,還是沒有實權那種混著,難以再上一步。
想要往上爬,做大做強,族譜單開,名留青史,唯有戰功一條路。
故而此時顧幸此話一出,武將一列紛紛眼前一亮。
有仗打?
只要有仗打,就意味著有軍功,有軍功就意味著,前方有爵位在向自己瘋狂招手。
“臣等附議,”武將一列紛紛附和。
“陛下,為了北漠諸部和平,臣愿領軍前往,”武將一列一武將出班行禮。
“陛下,臣愿往,”有一人道。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