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幸面色平靜:“買賣這玩意有喊自然就有還,雙方經過多日周旋,最終每口刀刃定價為紋銀二十兩。”
“二十兩?”這讓從未做過生意的老爺子面色一驚。
出售烏達一族的刀刃每口造價紋銀三兩左右,在老爺子心中翻一倍,每口刀刃售價紋銀六兩便已經是極限了。
卻沒想到直接翻了六倍之多。
另外三人聞言也是一臉喜色,尤其是戶部尚書何有道。
畢竟這些銀子,最終都是進入戶部的腰包。
能多賣一兩是一兩啊。
俗話說得好,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原來沒干戶部尚書之前,對于那些摳搜的前輩,何有道一向都是嗤之以鼻的。
不就是管著國家的錢袋子嗎?
每年大周收稅高達白銀幾千萬,這么多銀子有啥不夠花的。
當個區區戶部尚書,這有何難,就算是牽條狗來都可以干。
但自從自已干了這差事之后,何有道這才發現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啊。
大周每年收稅就那么多,還每年都有地方遭遇天災,不但無法定時定量地將收稅收上來。
朝廷財政還得倒貼銀子糧草下去賑災。
大周疆土共計三十二州,近百個郡,一千來個縣。
每年地方叫窮想要朝廷撥救濟款的折子,跟冬日的暴風雪似地出現在戶部。
再加上朝廷每年還有各種大型土木工程。
國庫里面的銀子,那簡直是比泄洪時的洪水還要流得快。
就現在國庫里面的銀子,就算將其全部一塊掰成兩塊用,都是不夠用的。
所以聽到利潤高達六倍之多,何有道自然是歡喜的。
急忙開口詢問:“其它的呢?”
“也是這般可觀的利潤嗎?”
顧幸點了點頭:“差不多,除了刀刃,還有五百張弓,每張售價三十兩。”
“兩萬支羽箭,每支羽箭紋銀半兩。”
“以及其它軍械若干,外加運費總計紋銀二十萬上下。”
“拋去成本,此番全部利潤應當在十六萬左右,利潤雖并未達到六倍之巨,但也還算可觀。”
“運費?”眾人聽到了一個陌生的詞匯。
顧幸一臉理所當然地說道:“民間鏢局押鏢還要收取一定費用呢,我大周將武器鍛造出來之后,還得派專人將其運到邊關外,自然是需要收取一定費用的。”
老爺子笑了笑,隨口問道:“你收人家多少運輸費?”
“不多,一口刀刃紋銀二兩,弓也是這個價,一張弓運輸費為二兩,羽箭便宜些,一支二十文。”
“嘶,”
耳邊響起幾道倒吸冷氣的聲音。
“你小子認真的?”老爺子不可置信道。
顧幸理所當然道:“這運輸的可是軍火啊,高危貨物運輸,若是運輸人力不足,被沿途的土匪劫道了怎么辦,這些可都是風險。”
“運費收高點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