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行走都是深一腳淺一腳的,投訴官道難走者比比皆是。”
“商販運輸貨物,朝廷輜重運輸馬匹等,馬蹄車輪陷入路基中更是不知繁多。”
“對于官道的難走,民間百姓早已苦不堪言,早已不知多少百姓痛罵朝廷官員不作為,連條路都修不好。”
“確有此事?”老爺子猛地皺眉,對百官問道。
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高中,便是高高在上的官家大老爺。
官道是否真的難走,他們怎么會知曉?
頓時一個個彼此張望,無人作答。
老爺子皺眉更勝,目光從文武身上掃過。
最終目光落到武官一例,定格在一小將身上:“穆如明。”
“臣在,”突然被點名,穆如明急忙快步上前。
因穆如雪與顧幸大婚,穆如明隨父親穆天兄長穆如清返回長安。
按理在顧幸大婚之后,父子三人便需立即返還軍中,不能長期在長安逗留。
但奈何穆如明因抓捕天神教要犯時,導致自已重傷,便暫時留在了長安,并未隨穆天二人返回軍中。
老爺子沉著臉開口問道:“你剛從邊關返回長安,從長安到邊關的官道情況如何。”
“多處損毀嚴重,”穆如明朗聲開口。
“若是晴天行走,并且不運輸大量貨物,尚不成問題。”
“但若是雨天,并且連下半月有余,恐怕貨物的運輸就很難進行了。”
“臣隨家父此次回京之時,便恰逢一段路程遭遇大雨,便遇到了不少車輪陷入泥濘道路無法運走的商隊。”
“每每這個時候,便需要多人推動馬車,又或者提前命人對損壞道路進行簡單的臨時修繕,才能繼續趕路。”
聽聞穆如明的話,老爺子臉色頓時陰沉如水。
顧幸繼續開口:“父皇,正如穆小將軍之言,官道各地損壞都皆為嚴重。”
“晴天還好,但若遇下雨,行走官道的百姓必定會咒罵朝廷百官不作為。”
“但奈何百姓苦于有苦無處訴,即便官道之上滿是泥濘水坑,也只能踏泥淌水而過。”
顧幸大義凜然道:“百姓辱罵朝廷百官不作為,那是辱罵百官嗎?”
“那是在罵父皇你啊。”
老爺子嘴角一抽,滿頭黑線。
顧幸卻完全不加理睬,繼續自顧自的說道:“兒臣身為人子,父皇在兒臣心中那便是天,對此兒臣怎可忍心讓父皇被天下百姓痛罵。”
“于是得知此事之后,便立即尋了戶部尚書何大人,工部尚書唐大人,讓其立即出錢出人修繕官道,挽回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威嚴。”
“哪曾想,二位大人卻皆以沒錢未有,便打發了兒臣。”
老爺子目光看向二人。
“咳……!”
二人咳嗽了一聲,點頭應道:“回陛下,確有此事。”
“但國庫實在沒錢,臣也沒有辦法啊,”何有道叫窮。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戶部不批臣銀子,臣無法購買材料修繕官道,臣也沒轍,”工部尚書唐興成一臉的誠惶誠恐。
“哼!”
“你倆你可真是我大周的好官員啊,”老爺子冷哼一聲,表情極為不滿。
“臣有罪,還請陛下降罪,”二人面色驚恐急忙下跪。
“你繼續說,”老爺子看向顧幸。
顧幸繼續說道:“兩位大人雖尋了理由打發了兒臣,但面對百姓辱罵父皇一事,兒臣身為人子,自然不能坐視不管。”
“最終思來想去,兒臣便想到了一個下下之舉,那便是先想辦法借來銀子,將官道修繕一二,現將父皇與朝廷百官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挽回。”
“事后再慢慢想辦法,收回銀子。”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