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最后呢?
募捐三日,參與募捐官員三千六百多人,其中各世家官員占據九成。
最后卻共募捐獲得白銀十三萬兩,糧草三萬石。
仿佛如同一個笑話一般。
國家存亡的大事,他們都不愿掏錢。
更何況是官道?
面對顧幸的說辭,百官眉頭緊鎖。
半響之后才有人開口:“據臣所知此次修繕官道,戶部批銀一百二十萬兩,陛下內帑批銀一百萬兩,逍王支持紋銀八十萬兩,共計白銀三百萬兩,進行官道的修繕。”
“何來逍王所言的六百三十萬兩?”
這些紋銀都是明面上實際出現的銀兩。
“唐興成告訴他這是怎么回事,”顧幸對唐興成開口。
唐興成抬頭緩緩開口:“三百萬兩紋銀是對長安周邊數州官道的修繕,而逍王口中的六百多萬兩白銀是針對大周全國性,幾條重要官道修繕的銀兩。”
“聽到了嗎,就這還只是區區部分重要官道,而并非全部,”顧幸沉聲道。
“再告訴他,若是想要將全國目前全部官道全部修繕一遍,預計是多少銀兩,”顧幸說道。
“一千六百七十萬兩白銀,”唐興成沒有絲毫猶豫脫口而出。
“要這么多?”眾人神情猛地一震。
“唐大人你確定你們工部沒有算錯?”
有人驚呼問道。
唐興成看著那人面色不滿:“你可知全國各地有多少條官道?”
“各地官道損壞程度如何?”
“這些你們都知道嗎?”
“就這一千七百萬兩白銀,已經是保守預算了,先不說目前沒有銀子,就算有銀子,這批銀子砸下去,也只能進行簡單的維修,壓實罷了。”
“若是想要完全修繕一遍,徹底將所有路基全部殷實,恐怕這個數就算是在翻兩倍都做不到。”
這里所說的官道,并非是大周一國修建出來的,其中大部分的官道,都是前朝亦或者其他皇朝陸續修建出來的。
在一個個朝代的歷史堆積之下,才有了現在大周四通八達的官道。
而這也是為何單是修繕,而并非新建,便需要這么多銀兩。
實在是有些官道歷史悠久,而地方官員又不作為,長期放任,任由其大面積的損毀導致。
“嘶……!”
聽到這個數字,不少官員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就是修繕一條路,需要這么多銀子?
“六百萬兩白銀多么?”顧幸冷聲質問。
“不多,”那人艱難開口:“可……可攔路收費一事,實在不妥啊。”
“那你告訴本王一個妥當的辦法,”顧幸眼神冰冷。
那人對上顧幸的眼神,眼神躲閃了一下,最終咬著牙道:“此……此事可由戶部出面,慢慢修繕,何必用此下策,已至朝廷威嚴受損。”
“戶部沒錢,每年財政收稅都是擺在那的,就這么多。”
“幾千萬兩白銀的窟窿,就算將戶部拆了都沒招,別想著讓戶部掏銀子。”
戶部尚書何有道掏了掏耳朵開口說道。
“不是六百三十萬兩嗎?怎么又成幾千萬兩的窟窿了?”
一人猛地抬頭問道。
“你耳朵有問題不成?”何有道斜了他一眼:“六百三十萬兩只是部分,大頭在后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