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據兒臣觀察,此人此人性子太傲,若為學子,此人確實足夠優秀,但若是入仕為官,此人未必是一良臣。”
“需好好磨一下他的性子,方可任用。”
“看來你對此人感官不錯,”老爺子笑了笑。
并未對顧幸私自扣下一名才子而惱怒。
大周春闈三年一開,每年參與春闈的考生以萬為單位。
故而對于大周而言,并不缺所謂的天才。
缺的是懂圣意,知百姓的良臣。
別的不說,就說建武九年的春闈,共計參加春闈的考生就多達二十一萬六千多人。
最終高中貢生的學子,卻只有區區不足三百人。
而這三百人,又取前一百參加殿試,殿試期間老爺子親自監考,現場閱卷。
最終建武九年,老爺子只取了進士十八人。
就這還包括一甲進士,狀元,榜眼,探花三人在內。
另外二甲進士取了五人,三甲取十人。
共計二十來萬的春闈大軍,正真入老爺子眼的人,就十八人。
用老爺子的話說,寧缺毋濫,自已寧要良才一人,不要庸才十萬。
故而像薛哲這類人,莫說現在并未正真的參加春闈獲得功名,就算春闈過后進入殿試,成績不錯,若是性格真的有問題,老爺子也會毫不猶豫的將其放棄。
當然這件事,前世老爺子已經做過了。
當皇帝已經夠累的了,誰還愿意招一整天口無遮攔惹禍的存在放在身邊,難道自已這一天天還不夠鬧心嗎?
顧幸輕聲回應道:“此人性格略有缺陷,但為人嫉惡如仇,若是能將目空一切的性子磨一磨,日后入仕為官,應當會有一番作為。”
說話間顧幸又苦笑一聲道:“天下為官者,無非兩種要么為名,要么為才。”
“而為名者,在官場摸爬滾打幾年之后,大多也會忘記初心,轉為才。”
“而此人的性格,應當能堅守本心,不為黃白之物動搖本心,但若是不加以磨煉,便入仕為官,恐怕走不了多遠,實屬可惜了。”
老爺子看了顧幸一眼,無所謂道:“既然你看重此人,那便你自已做主便可。”
“但注意分寸,莫要讓其耽擱了來年的春闈。”
“你此次扣人,國子監那群夫子,直接跑朕這里罵了你半個時辰,半個時辰一句不帶重樣的。”
“這次朕擱這受了,若再有下次,你便自已來受著吧。”
顧幸聞言連忙搖了搖頭:“那群老夫子的戰斗力,兒臣可不敢直面,會死人的。”
大概率,夫子會死。
那群人的叨逼叨叨逼叨,顧幸是真的忍受不了一點。
一個個學富五車,張口閉口圣人言,一個個罵人可以一天十二時辰不帶停歇的罵。
關鍵人家罵人還不帶一個臟字,又威力十足,侮辱性十足。
前世的顧幸為了保持自已的人設,對這群人可謂是一忍再忍,每每面對這類人,都是一個頭兩個大。
實在是可怕可怕。
面對這群人,今世顧幸可不確定,自已還能忍下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