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陛下,”吏部尚書面色淡然的應了一聲。
眼前的畫面,吏部尚書不知早已見了多少,早就習以為常了。
“陛下,泉州刺史倪翰林無視朝綱帶人私沖庫糧,導致泉州庫糧遭到嚴重哄搶,還請陛下立即派出巡查御史,將其抓捕歸案。”
因賑災主官一事的吵鬧,剛被老爺子強行壓下來,都察院右都御史古瑞慈便立即將話題重新引到了泉州的事上。
“哎,”老爺子內心嘆息一聲,抬手揉了揉眉心,眼神略顯不喜的看了一眼古瑞慈。
古瑞慈躬身行禮,目光直勾勾的看著老爺子,一副全然沒有看到的表情。
“泉州一事巡查御史肯定是要派的,”倪廷辰冷笑出聲:“不過依臣之見,不是去抓泉州刺史倪翰林,而是抓捕泉州知府古玉堂。”
“若非古玉堂無視天災,不顧百姓安危,賑災無力,泉州刺史又何必直接帶人開倉放糧。”
古瑞慈冷聲反駁:“如何賑災自由章法,泉州刺史一區區武夫如何懂得?”
倪廷辰譏諷出聲:“章法?什么章法若是古玉堂乃是治世之臣,泉州為何會匪患叢生,導致朝廷不得不設立刺史一職,每年耗費百萬巨資進行繳費。”
古瑞慈眼眸一冷:“還請右相說話注意言辭,泉州一地靠近邊關之地,民風本就彪悍,不服教化。”
“外加洪定年間術士亂國,民間百姓食不果腹,這才導致泉州匪患眾多。”
倪廷辰臉上譏笑不減:“怎么洪定年間術士亂國,就亂泉州一地?”
“為何大周其他地方匪患早已平息不少,就泉州一地匪患依舊日益猖獗。”
“還不是歷代泉州知府無能,這才讓泉州匪患有恃無恐。”
“導致即便現在朝廷在泉州設立刺史一職,也因泉州知府的無能,導致匪患根深蒂固各中關系錯綜復雜,才遲遲不能剿滅。”
“泉州匪患一事,其實老夫倒是一直很好奇一事,為何朝廷剿匪多次,對方都能事先知曉消息逃之夭夭。”
“莫非匪患中還有什么大能人,能未卜先知不成?”
倪廷辰似笑非笑的看著古瑞慈道。
“倪廷辰大殿之上你竟敢信口雌黃,”此話一出古瑞慈面色大變,怒視倪廷辰輕聲喝道。
“陛下,倪廷辰無憑無據信口雌黃,您要為臣做主啊,”隨即古瑞慈慌忙朝老爺子叩首了下去。
泉州從上上任知府開始,便在古家的運作下,一直都是由古家人在擔任。
中途老爺子為了制約古家在泉州的發展,也曾換過幾次泉州知府。
但無一例外,凡是到泉州任職知府一職的官員,短的不足半年,長的不足兩年,定會因貪污亦或者其它大案落馬。
唯有古家的人坐得住。
這其中的道道大家都懂,但古家所做之事全部是按照規矩來的,其本家在長安勢力也不小。
老爺子對此也是無奈,至于再安排其他官員前往泉州擔任知府。
在連續革職多任之后,一個個一聽是前往泉州,頓時避如蛇蝎。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一州知府,堂堂從三品大員,能在官場之上爬到這個位置的人,誰敢說自已屁兒是干凈的?
可不敢趟這趟渾水。
而倪翰林之所以去了泉州擔任刺史,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為古家。
至于應對異族,不過是一個理由罷了。
單純的就是想要制約古家,不能讓古家將泉州治理成鐵板一塊。
不然到時泉州百姓恐怕就只知古家,不知皇家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