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老爺子繼續說道:“此次巡察御史一事,依舊三司出人,但畢竟事關一州知府與刺史,外加泉州賑災一事,若是單是三司組成的巡察御史,恐怕難以完成。”
左相皺眉開口:“陛下之意三司衙門只是輔助,主辦官另挑人選?”
老爺子頷首:“此次泉州之事,無論是最后巡察御史查出是誰擔責,事情起因都是因雪災而起。”
“故而在朕看來,此次朝廷巡察到訪泉州,當以賑災為主,查案次之。”
眾人聞言眉頭微皺,賑災與查案不同。
按慣例,大周派出的巡察御史,雖說三司聯合,但擔任此職的官員品秩,通常不會超過正四品。
大部分都是身世清白的五品左右的官員擔任。
這個品秩的官員,大多尚未接觸到更高的位置,關系網并不繁雜,往往心中正義還比較強。
并且這些官員,通常都是臨時接到通知,隨后便立即組隊啟程,趕赴目的地,案子一了,三司人員各自寫奏報上呈。
隨后返回長安,通常便會立即調離,不再擔任原崗位職位,更不會二次擔任巡察御史一職。
而賑災則不同,先不說這是一個美差,關鍵這是代表朝廷。
告訴受災地區的百姓,朝廷沒有忘記他們。
主官一職,就注定了不能派出品秩低的官員前往。
不然到地方了,人家老百姓一看,連個像樣的大官都沒有一個,全是一群蝦米,還不得以為朝廷不重視他們,放棄他們了。
若是此時再被有心之人蠱惑一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那還得了?
養心殿一眾大臣,各自圈子中的官員相互遞交了一下眼神。
“陛下,”古瑞慈率先開口道:“既是賑災那便是代表朝廷,代表皇家,臣建議由太子親自率百官前往泉州。”
“太子身為儲君,既能體現朝廷對泉州百姓的重視,讓泉州百姓感知陛下皇恩浩蕩。”
“同時太子身為儲君,擔任巡察主辦官一職,也不用擔心偏袒哪一方,是在合適不過的人選了。”
人群中太子聽聞此話,頓時眼眸中閃過一絲神采,顯然心動不已。
這可是獲得民心的大好時機啊。
“陛下此事臣認為不妥,”但可惜太子還未高興片刻。
戶部尚書便面色肅然道:“君子不立危墻之下,泉州本就匪患眾多,現在又加上天災,泉州恐怕更加混亂。”
“太子身為儲君,此時不宜出現在泉州地界,以免泉州匪患知曉太子身份,生出歹心,對太子不利。”
“臣建議就算要讓皇家子弟代表陛下出面賑災,也應當另選他人,不可讓太子以身犯險。”
戶部尚書說的極為認真,滿臉嚴肅
“臣附議!”此言一出同樣立即有人附和出聲。
對啊,泉州有匪患。
而且還不少。
太子眼中閃過一絲猶豫。
內心糾結不已,他是儲君,圣人說過君子不立危墻之下,自已若是前往泉州,遇到匪患怎么辦?
賑災的時候,匪患混進了百姓中對自已不利,自已又當怎么辦?
古瑞慈沒有去觀察太子的表情,厲聲道:“太子既是大周儲君,肩上便擔負著大周國運,此刻大周百姓有難,太子身為儲君此時不上,更待何時。”
“難不成讓陛下親自前往受災之地賑災不成?”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