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看著場下的眾人說道:“大家好,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
李曄的話才剛起了個頭,剛剛最先起哄的姑娘就沒給李曄繼續說話的機會。
打斷了李曄的話頭,接著說道:“我們都知道您是軋鋼廠治安科科長李曄!”
李曄聞言爽朗一笑,笑著對那姑娘點了點頭。
隨后開口說道:“既然大家都認識我了,那我就不多介紹了。”
“我今天呢,給大家帶來一首《喀秋莎》!希望大家喜歡!”
隨著李曄的話音落下,在場的眾人都忍不住開始鼓掌。
甚至一些上了年紀的干部也開始給李曄鼓掌。
要知道,這些人從表演節目開始就保持著一種嚴肅活潑的表情。
年紀大了,都懂得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穩重一點沒什么不好。
能讓這些穩重人流露出這樣的情緒,可不單單是給李曄面子。
最主要的還是這首歌里所隱含的意義。
現在雖然和老大哥的關系已經有了惡化的跡象,但也還沒上升到意識形態的問題上。
最起碼,老大哥那邊的歌曲以及書籍還沒開始管制。
要是再過兩年,李曄可沒那膽子唱這首歌。
而民間對于老大哥的情感是非常的復雜的。
因為我國解放初期的很多技術專家以及知識分子都或多或少有在老大哥那邊留學的經歷。
而老大哥在建國初期對我國的工業幫助也是實打實的。
現場不少中年骨干甚至都是親歷者,這首歌甚至不少人都可以跟著唱上兩句。
這也是李曄這首歌受歡迎的原因。
在眾人的期待中,李曄緩緩開始用手風琴演奏起來。
隨著前奏部分結束,李曄出聲唱道:
pacцвetaлnr6лohnnгpyшn,
Пoплылntymahыhaдpekon;
Выxoдnлaha6epeгkatюшa,
haвыcoknn6epeг,hakpyton.
隨著李曄一口流利的老大哥那邊的語言出口,
在場眾人看向他的眼神兒都不由感到驚奇。
而李曄感受到眾人的眼神后,心里不由感覺有些得意。
嘿,咱這一口地道的蘇語不比地道的口音差吧?
這個可不是系統贈送,這可是咱正兒八經學會的。
早在李曄當兵時候,那年他剛干上警衛連連長,而他跟著的那位大佬因為要去老大哥那邊交流學習。
大佬既然要出行,那李曄這個頭號打手肯定要隨行,所以就讓他學習一下老大哥那邊的語言。
而李曄就這樣學會了老大哥的語言。
巧合的是,去了那邊之后,雖然也就呆了一個來月。
但是…
嘿嘿,憑著咱老李這結實的身板,愣是從老大哥那邊的一個熱情女上尉那里學會了這首歌。
而且,李曄還就只會這一首…
至于為什么會手風琴,嘖,誰還沒點故事不是?
隨著李曄的唱道了中間部分,一些有留蘇經歷的人也忍不住跟著哼唱起來。
先唱的氣氛也愈發炙熱起來,就連一些不會歌曲的年輕人也跟著節奏哼著。
很快,一首歌結束之后,現場立馬響起了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