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個沒人的地方,張安進入空間里。
好家伙,張安之前挖的小魚池里,定睛一看,不止是水草長得好,水草
可以看的現在水池中的魚大的都已經六七斤大小了,在原本的小溪里,這些魚不可能長這么大,但是進了空間以后,竟然都長這么大了。
張安挑了三四條魚上來,但是都只有兩三斤大小的。
他沒敢挑太大的,太大的魚會讓人看出問題,老媽那關就過不了,所以還是讓它們繼續待在空間里吧。
回到家里,王芳看到兒子又提著一網子魚回來,人都看楞了,在她眼里,這已經不是魚了,這是大把大把的錢啊。
山里帶到大集上的野貨一般都有專門收的商人,如果遇到有錢人家問,也會賣給他們。
活著的獵物就是直接賣給餐館里,或者鎮上有錢的人家。
而且現在市場的魚還沒有分野生跟養殖的區別,因為附近十里八鄉還沒人開始搞養殖場。
大家都是在汲取大自然的存貨,等過兩年就開始有人開始弄養殖場了,因為那時候大自然的存貨都被人們榨干了。
草魚和鯉魚在市場上一般是一塊錢一斤,比不上豬肉的價格。
那是因為很多人都不想耗費大量的油來煮,但是再怎么說都是肉類,所以還是有人買的。
“怎么這么多,以前你爸也去弄過,但是后面就都是小魚小蝦,沒啥大貨。”
“有可能是前段時間發水的時候,從山上沖下來的,暫時沒人去下網,但是這些魚太精了,這怎么看都沒昨天的大。”
張安一面回答母親的話,一面裝作有些可惜的樣子。
“能抓的就不錯了,這攏共算下來都能賣十幾塊錢了,拿去割油能吃好久了。”
“對了這里有兩條小的,都不到一斤,要不這個就咱們家自己做了吧,不賣了,好久都沒吃肉了嘞。”
王芳聽著兒子的話,想了想便同意了。
這魚也是兒子抓了,小孩子貪吃嘛,很正常,太小的魚別人也不會要,都挑大個頭的。
所以中午除了四級家常菜土豆以外,還多了一大碗魚湯。
王芳選擇用來煮湯,沒有做煎魚,因為能省下不少油。
裝魚的大斗碗快有小盆一樣大小了,但是里面也就兩條小魚。
但是王芳手藝還不錯,米白色的魚湯喝起來特別鮮。
下午的時候,太陽公公開始上嘴臉了,炙烤著大地。
老爸睡了一個大午覺起來便去水田里放水去了,老媽沒什么事,就到村里去串門。
家里只剩下張安在家里,太熱了他也不想出去。
回到房間里躺在床上,烏蒙山區里有一點好,那就是不管外界怎么炎熱,只要在家里便不會很熱。
而且瓦房也是通風的,不像平房那樣跟個蒸籠一樣。
張安躺在床上觀察著空間里,按照空間的速度,空間里的櫻桃跟桃子早就應該結果了。
可是張安看了好些天了,那些棵櫻桃樹跟桃樹都是開著燦爛的朵,甚至都沒有一絲要凋謝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