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家里養雞的時候,雞圈也是放在這里。
雖然這么說,但是張安是知道這群鴨子是不會走了。
但是也沒有著急圈關起來,反正它們不會走,而且不怕人來偷,家里可是有三虎的存在。
過去一個多月,三只小狗已經從當時的一丁點長成了一尺多的大狗了。
加上張安經常給它們開小灶,它們不比村里的土狗體格小。
回來的時候從空間里提著兩條細鱗魚和幾條黃辣丁出來,當然了還有草魚這種量最多的。
其實大河里由于環境的原因,黃辣丁還挺多的,多是山黃。
這玩意在城里賣的很貴,但是在這一帶由于信息落后,到是還沒有開始大量捕撈。
而且黃辣丁身上沒多少肉,多是骨頭,多少村里的人更愿意吃草魚。
張安空間里的黃辣丁就是之前下網的時候,網到了魚苗就放進空間里去養起來,現在空間里還有不少呢。
已經有很多七八兩大小的成魚了。
張安找了些半斤左右的拿出來,等下次再給周蘭安利空間里的好東西。
細鱗魚山里下功夫也能找到,所以對于張安帶回來的細鱗魚張建國還挺吃驚的,
這玩意兒在八十年代都能賣到兩三塊錢一斤,現在翻了幾倍了。
張安就是一個理由,不知道,可能是從山里順著水流游到河里了。
畢竟自家池子里還有好些小細鱗魚呢。
張建國想想也是,滴水潭那條河里就有很多,可能是從那里下來的吧。
吃過午飯,張建國打算上山看看昨晚擺下的陷阱。
因為兔子一般都是白天在窩里睡覺,晚上出來行動,屬于夜貓子一族。
到現場一看,還別說,昨兒下的七八處陷阱,有兩處地方撞進去了兩只小寶貝。
還有一處陷阱其實也抓住了,但應該是被其他動物給截胡了,只剩下一只兔腿夾在套子上,地上一地的兔毛和凝結的血液。
不過這樣的收獲已經不錯,秋天的野兔都在養膘,所以這兩只兔子都還比較有分量,都快五六斤了。
張安跟著張建國挨個把套子拆了,打算換個地方重新布置下去。
張安拆著拆著,覺得剛才看到了什么東西,轉頭定睛一看,不遠處的狼萁叢里樹立著三根長長的天麻桿。
植株頂上還有些許出現裂痕的種子,但是數量不多。
可能更多的已經被風吹走了,或者被動物帶走到其他地方去了。
這里是烏蒙大山里,這樣的野生天麻是山里的一大特產。
它們無枝無葉,一枝獨秀。
天麻有著祛風濕、止痛、活血、降壓、明目增智的奇效,但一直都是很名貴的中藥材。
后世野生天麻更是收錄國家保護名冊。
天麻其實在國內大多數地方都有生長,基本每個地方都有。
本地的天麻屬于烏天麻,主要是它的折干率高于其他品種。
當然張安也就只了解這么多,更多的只能問懂藥理的老一輩人了。
本著賊不走空的原則,張安自然是要收下的,保護在山里不如自己種到空間里。
這該死的集郵癖好。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