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時候,王芳炮制著天麻。
張安便到村里的小賣部打了些散酒回來。
等天麻炮制好,曬干以后,就可以用來泡酒了。
村里的小賣部是村頭張新民家里開的,在以前張新民的父親就是在供銷社工作的,所以這方面他們家都比別人有經驗。
后來改革開放以后,他們家抓緊時機,在村里開起了小商店。
里面不僅賣孩子們喜歡的零食果,也賣煙酒調料。
反正日常需要的東西他們家好像都賣,在村里面,他們家可受小孩子喜歡了。
特別是過年的時候,誰家孩子有一分錢,都會在他們家里。
來到小店門前,沒看到張新民,只有他家兒子張寶趴在桌子上寫作業,順便看店。
小家伙估計是上課沒認真聽的樣子,一道計算題看了半天,咬了咬鉛筆頭,又看了半天,實在是有些可愛。
看到了張安來了,爬起來跟張安打招呼。
農村的孩子看到大人會先喊人,這是大人們一直在家教導的。
生怕別人說自己孩子沒有家教,反正對于這方面,鄉下的人要更在意一些。
張安小時候,就被王芳教著喊人,一會舅爺爺,一會舅奶奶,這個來了也是舅爺爺,那個也是舅爺爺,差點把人給整迷糊了,更何況還有其他的親戚。
“小安叔,你要來買東西嗎?”張寶見人來了,也樂的放下手里的作業偷懶。
“你爸媽沒有在嗎?喊你爸出來嘛,我要打瓶酒。”
這活確實不是小孩子能干的,還是得大人來。
“我爸在喂豬,我去給伱喊來。”小家伙話沒說完就噸噸噸跑到院子里去喊張新民。
沒一會,張新民就過來了。
“小安今天家里來客了,要打酒去招呼客人嘛。”
張安把自己手上的裝酒的壺遞給張新民,“沒有呢民哥,這不是想泡點酒嘛,就來買一點,打五斤哈。”
這就是當地人自己烤的高粱酒,其實很多村里的老人還比較喜歡喝,但是張安喝不出來是什么道道。
五斤白酒,把白色的小膠壺給裝滿了,這應該夠多了。
單價一塊二一斤,五斤白酒張安給了張新民十塊錢,最后找了錢以后,閑聊幾句張安便回去了。
。。。
晚上,張安把白天留下來的天麻種子在空間里種起來。
天麻的種植其實還挺麻煩的,一不注意,種子就種不出來。
但是空間里逆天的效果,簡直專門克制這樣的條件。
本來天麻種子的培育是需要接菌的,張安問過母親王芳以后,便清楚了。
其實山里找菌種很簡單,樹林里那些長著小菌子的枯木就可以了。
張安找了幾節帶著菌子的枯木,埋在空間里然后把天麻種子給撒在枯木上面就蓋上了土壤。
隨后張安還灑上了空間泉水,便沒管它了。
看著櫻桃有些嘴饞了,走到櫻桃樹下,摘了些櫻桃解解饞。
。。。
時間過得很快,秋天結束了,冬天已經到來。
清早醒來,天氣比之前冷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