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張安家里下蛋的鴨子可不少,每天都能撿到十幾個蛋。
好像家里養的小土雞也長大了,最近王芳也在雞窩里撿了一些雞蛋,但是產蛋率還是沒有這群水鴨子高。
村里很多人都喜歡到張安家里來買鴨蛋,因為張安家里的鴨蛋又大又好吃。
所以現在王芳都不用把蛋拿到鎮上去賣了,自己在村里就已經能銷售一空,每個月還能帶來一筆不少的收入呢。
有時候想要買的人太多了,自家還不夠吃。
經過大家你傳我,我傳你的,張家鴨蛋算是在附近的幾個村里面出名了。
現在不只是村里的人喜歡來買,還有其他村子里的人也會上門來問蛋。
所以到后面有些人來晚了根本沒能買到幾個,所以一直在慫恿王芳多孵幾窩鴨子出來。
王芳聽了竟然還有些心動,張安都覺得自家再發展下去,快要成鴨蛋供應商了,張安估摸著自家老媽的心里,已經有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的打算了。
從去年到今年,張安一家的變化,村里大家都有目共睹,那日子過的是肉眼可見的變好。
所以村里許多人家就學習張安家,買了一堆雞崽跟豬崽回來養。
基本上每家都養了十幾二十個雞跟兩三頭豬。
還有的人家覺得張安家鴨蛋好吃,從張安家里買了鴨蛋回去孵小鴨子。
但是好幾戶想要養鴨的人家,都以失敗而告終。
因為這水鴨子天生習性就不挨家,下蛋都下到外面,要不是張安有吸引它們的,它們也不會在張安家里定居下來。
人啊,不怕不會做,就怕想不到怎么做跟懶惰。
有人帶頭了,后面的人也就有方向、有干勁了。
村里還有人專門來看張安家的豬怎么喂的。
但是到最后他們都放棄了,張安家這樣養豬長得快,他們學了一段時間,發現這豬就長了一點點,后面就老老實實的喂煮豬食。
不過勤勤懇懇的養豬,還是能有不少的回報的,就是平日里要累一些。
但是雞還真養的不錯,一個個跟張安家一樣,在房后圍了一圈,把雞關在里面散養。
現在每家的雞都長得還行,等到了過年,基本上也能長到很大只。
這樣的土雞,可受城里人歡迎了,就是一只雞長不太大,最大也就五六斤的樣子。
張安其實也知道養殖能致富,但是他沒有給村里提這個建議。
主要是大家家里條件不是太好,養少數幾頭還可以,要是大批量的養殖風險就高了很多。
不說需要墊資,要是發生瘟病怎么辦,而且即便運氣好,都養成功了,太大數量的牲口想要找到銷路也很難。
而且自古養殖這一塊張安算是看清楚了。
越是集中就越是污染,越是分散開來,就都是資源。
后世的時候,但凡哪里有一個大型集中養殖場,哪里就有大量的排泄物堆積起來,一時間沒法解決,時間長了就變成污染了。
但是跟現在一樣,家家戶戶養豬養牛,哪里來的污染,那些糞便排泄物都用來肥地了,就成了農村里重要的肥料資源。
雖然這些農家肥看起來臟,但是農村的孩子都知道,這樣種出來的糧食蔬菜反而是最有營養的。
反觀后世城里覺得這樣種出來的糧食和蔬菜很臟很嫌棄,卻天天購買著那些科技與狠活的產物,不過等到以后他們再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晚了。
大部分的人民為了迎合他們的喜好,都用的化肥,打上農藥,長出來的莊稼蔬菜又好看產量又高。
而自己用農家肥種出來的都留下來給自己吃。
即便是有些人不用化肥,不用農藥的種出來的農產品,那也是賣給有錢人的,普通人買不起,后世張安就見過兩廣地區,有的人專門種出來的到處是蟲洞,長得不好看的蔬菜,標價幾十塊錢一斤,專門賣給有錢人。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