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我覺得你們村這里,不比鳳凰灣那個地方差的,他們那邊搞什么山莊、農家樂這樣的農鄉村旅游,現在搞得熱火朝天的,你們這里要是發展起來應該不會差的。”
鳳凰灣是縣里下屬的一個村子的名字,那邊是大河的上游,鳳凰灣也同樣臨河。
而且離縣里比較近,一開始縣里搞農業旅游這一塊的時候,那里就是
董敬之在縣里專門是負責這一塊工作的,到山村,他竟然覺得眼前一亮,不比鳳凰灣差。
所以當下跟著張安聊起來。
從去年開始,到處都在興起蓋農家樂,建山莊的人,這主要是上面新來的領導,看到其他地方有成功的例子,覺得本地青山綠水的,也想抓這方面搞一下。
一來要是成功了可以提高大家的收入水平,因為山區想靠工業發展帶動地區人民的發展實在是太難了。
張安見是見得多了,但是以前也沒有想過也這么搞。
主要是他擔心這里沒什么人來,縣里雖然有火車站,但是從縣里到鎮上都要兩個小時,張安覺得沒人愿意來這么偏僻的地方。
長箐村經常來光顧的人,除了販子以外,就是釣魚的人來的最多了。
所以張安一直沒有考慮這個問題。
“董大哥,我們這山里哪有人來啊,路遠不方便就算了,村里人誰都不愿意白錢白費功夫來做的,因為這東西他們看不到希望。”
從縣道石埡口下來,還是一段泥巴路呢,別人想來看到這路就沒想法了,村里倒是想修,但是現在村里沒錢啊。
“可不能這么想,你看縣道已經修好了,現在來往的車是不是也變多了,這個東西也不是說一下投錢進去弄好,可以慢慢的發展嘛。”
特別是剛才回來的時候,李宏斌給他指了指張安家那塊面積很大的空地。
“我覺得以伱的條件,可以先弄起來,你這里光是打個農家樂的牌子,這么好吃的伙食,這么好看的風景,到時候在縣道路口打個大牌子宣傳,肯定會有人愿意來的,你看今年你們紅巖鎮上就已經來了不少外地人了,賓館都多開了好多家。”
即便人家不是沖著你這里來的,但是坐車的路上看到這個牌子,心里也會記下來,說不定就來了呢。
董敬之知道張安說的什么意思,就是村民們看不到好處,是不會下定決心來做的,但是要是有人開了先河,賺錢了大家心里的小心思就會活躍起來了。
這個就是董敬之最近匯報上去的以點帶面鄉村發展概念。
經過陳澤的介紹,他也知道張安有這個經濟能力,單單是挖到人參這里就能大幅度的提高經濟水平了,而且長箐這里自然條件也是上等之選,完全可以來做這個點。
自己對張安這個小兄弟印象也挺好的,要是能說動他,到時候可以從縣里給他一些優惠的政策條件,畢竟給誰都是給,要是能帶動這個地方,那完全值得。
聽了董敬之的分析,張安竟然覺得,好像是有那么些道理的。
原來長箐村里也有這么好的條件,要是能弄起來的話,自己爸媽就不用一年到頭天天地里刨食,不是說種地不好,而是張安不希望他們這么勞累一輩子。
主要是他想到自己父母一輩子勞動習慣了,自己想讓他們閑下來,他們都不愿意。
與其讓他們天天在地里刨食,累了一整年還沒收入幾個錢,倒不如整個農家樂開著,讓他們有的做的。
而旁邊的張建國聽到董敬之這么說以后,就認真的在聽他們說話。
他已經看出來了,自家兒子這幾個朋友都不是一般人家。
“董大哥,你覺得我們這里真有搞頭?”
搞農家樂主要是要有客源,有人愿意來那就有搞頭,這個得靠宣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