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老村長的話來說,我們長箐村什么都缺,就是土地多。
要不然八幾年分地的時候,也不會有那么多人跑到長箐村來落戶。
村里給李宏斌送地的事情說完,就沒什么事了,等吃完飯以后,李宏斌到村里去拿批文,什么時候想蓋房子,就可以什么時候蓋。
午飯過后,李宏斌也沒留下,至于要把家里的老人遷過來長箐村的事情,他還要回家去跟家里的父母老婆說一下。
張安把李宏斌送出去再回來的時候,發現自家母親正在院里揀著黃豆。
“媽,你揀黃豆來做啥子,要磨豆腐嗎?”
只看到王芳把黃豆倒進簸箕里面,來回簸了好幾遍,把一些空殼壞掉的豆子給簸出來。
這還沒完呢,這樣只能把一些爛的很明顯,沒什么重量的壞豆子給挑出去。
而還有一些雖然是壞了的,但是重量跟好豆子沒差多少的就簸不出去了。
“我看天氣好,就做點豆豉來吃。”
王芳把簸好的黃豆倒進撮箕里面,拿出專門揀豆子的竹墊子開始揀。
張安沒什么事情,也幫著一起揀。
黃豆在村里算是個好東西,它們不需要專門種在一塊地里。
每年種了玉米以后,只需要把它們跟玉米套種就可以了。
等到黃豆長大了,開結果,長出豆子以后,這個時候它們被大家叫做毛豆。
毛豆是夏天的一種應季時蔬,剝開外殼里面就是年輕版的黃豆,還是青綠色的,可以用來炒著吃。
也可以不剝殼,把它們從豆桿上摘下來放進鍋里,用鹽水煮熟,也是非常好吃的。
張安小時候,每年夏天就喜歡吃水煮玉米跟毛豆。
一直到后來,很多賣鹵味的地方,也都會鹵毛豆去賣。
就算是在城里的菜市場里面,也有不少的菜販子會賣毛豆。
有帶著豆桿一起賣的,這樣的會便宜一些,但是需要自己帶回家去剝殼,而且丟頭也很大。而有些人也會剝了殼只賣毛豆米子。
當然了這樣價格就貴了許多,但是也省了自己買回剝殼的功夫,洗洗干凈可以直接炒,而且買了多少就是多少沒有丟頭,只有一個缺點,就是貴。
黃豆的成熟期比玉米要早,玉米還沒到熟的時候,黃豆就可以收了。
現在的村里每家都會種許多的黃豆,不僅可以用來賣錢,還能自己泡來磨豆腐、做豆豉。
也可以用油炒成鹽豆子,還有就是燉豬蹄湯。
張安家之前就沒有在街上買過豆腐,都是王芳自己泡豆子磨的豆腐。
因為張安一直聽她說,街上賣的豆腐是用石膏點的,也就是鹵水,而自家做的是用酸湯點的。要好吃一些。
只能說各個地方有各個地方的口味吧。
三斤豆子,看似不多,但是母子兩人也揀了半天才揀好,王芳才拿去水桶里泡起來。
等泡到明天就能開始做豆豉了,說到豆豉,張安也好些時間沒有吃過了。
許多人可能吃不習慣這東西,覺得豆豉味兒挺上頭的,畢竟臭豆豉這個名頭可不是說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