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大家都想著省錢,以前的電費算下來老貴了,今年算是電費降價了,五毛多錢一度,以前的時候可是一塊錢一度的電費。
基本上大家晚上吃完飯就在院子里坐著把燈關了,晚上也是早早的洗完腳上床睡覺,為的就是省下點電費。
不過張安發現,這電費這次改了以后,一直到后面幾十年里,都是五毛多錢一度電,從未漲過價。
“怎么叮了這么多包啊,外面蚊子那么多,你們哥倆就回來唄,有什么話在家里說嘛,外面的蚊子毒氣那么大。”
因為家里只有一個孩子,所以王芳跟張建國從小就寶著張安。
“你剛說張斌怎么了?”
張斌這個堂弟,一直在大人們的心里,是比較懂事聽話的一個人。
張安家這一帶,幾個叔叔家里的孩子,他給人的印象是最好的,其他人包括現在已經長大的張安,以前在大家眼里都是不省事的主。
張建國聽到張安說張斌,就多余問一句。
“他沒什么事,就是升學考試出來了,以前都放棄了覺得考不上高中的,沒想到現在分數出來了,竟然高了分數線幾分,所以一家人在糾結上高中還是上職校的問題。”
張安打了盆冷水一邊洗臉一邊跟父母說。
張建國聽了以后,抿了兩口涼茶,“可惜了,小斌這娃人挺懂事的一孩子,讀書也肯下功夫,就是這成績上見不到起色,上了高中也沒什么希望。”
“這話你可少說啊我告訴你,這要是張安他二嬸子聽到了,心里肯定不舒服的。”
聽到自家孩子父親說這話,王芳接了一句。
張安的二嬸平時人倒是挺好的,就是心里太能裝事,一些不注意的小事或者言語,她能給你記在心里。
張建國被王芳嗆了兩句以后,就不說話了。
因為他們以前可是見識過張安二嬸子的厲害的,平時對人沒什么壞心眼,對人也好,但是有點事就往心里記,等到兩家發生爭吵的時候,她就拿這些事來懟人。
“你跟他說說話可以,但是不要替他做什么決定啊,好了沒人記得你,要是不好,以后你二嬸可不好招待的。”
“媽,我知道的,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我就是跟他說幾句話,至于他們怎么做怎么選,都是自己的事。”
最后,二叔一家子還是決定讓張斌去搏一搏,畢竟考上了高中不容易,怎么說都是一個機會,所以家里也愿意讓他自己去努力一下。
隔天,張建文老村長辦事風格一直是雷厲風行的脾氣,既然決定了要修路,而且現在又有大家伙湊的錢。
當下剛開完村民代表大會以后,他馬上就帶著村里的人去進行材料的采購。
經過大家忙活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原來的“水泥”路,已經被重新打成了水泥路。
并且還在路兩旁修了兩條用來排水的水渠,這樣下雨的時候,積水就不會泡在路上,會順著水溝排到田壩里去。
別說,現在村里有不少人吃完晚飯,都會到新路上去游一趟了,看的出來大家都很高興。
最后,老村長在村口的橋邊,弄了一塊功德碑樹立起來。
所有捐了錢的人,都在上面刻了名字跟捐贈金額。
這功德碑一立起來以后,好多人都有些后悔了,早知道自己勒勒肚子,多捐一些看起來也好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