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根大樹是張四爺家里面去年砍回來的,是上好的木料,正是做大梁的不二之選,長度,大小剛剛好合適。
前段時間,張安父子倆本來要請人一起去山上樹林里,砍兩棵合適的大樹回來做大梁的,但是張安的四爺爺知道后,就說他家里有,不用再去砍了。
所以這兩根上好的木料就抬到了張安家的老房子,今天早上,大家又一起從老院子抬到新房子那邊去。
兩根大樹被大家架在木馬上面,村里的老木匠拿著工具對著它們一頓修整。
他對張安家的活可認真了,因為今年張安找他做了好些門窗的活,讓他賺了不少錢,這是往年都找不到的生意。
老木匠姓林,六十來歲的年紀,一手木匠活是附近十里八鄉做的最好的。
要不是他一個人忙不下來,張安都想著全部找他做了,因為他做的門窗好看又耐用。
經過林木匠一番工夫以后,兩根方方正正的頂梁就已經被刨出來了。
張安的爺爺不在了,所以張家的兩位老爺子拿著張安家買回來的紅布,系在大梁上面,并且把看地先生之前寫好的契紙綁在主梁上。
做好這些以后,大家幫忙把兩根大梁送到樓上,來的人很多,所以輕輕松松的就把兩根大梁送上到樓上去了。
吉時一到,院子里開始放起鞭炮,伴隨著一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
“上梁啦!”上梁了”。
樓上大家也幫忙把事先抬到樓上的大梁一點一點的抬到最頂上預留給大梁的位置放好。
這個時候就代表著上梁成功了。
張安抬著幾個裝滿果餅子的升子,從樓上開始拋撒下來,的越熱鬧越好。
中午的時候,因為人太多了,只能在曬場上擺大席,今天請了二爺爺家的建忠大叔跟周洋他們來做飯。
包括建筑隊的大師傅們也被請過來吃席。
大家吃的熱熱鬧鬧的,像極了是在辦一場酒席一樣。
大梁上好,下午就是建筑隊的活兒了,他們很快就把頂層的屋頂用瓦片蓋好。
自此,張安家的新房就算是完工了,只要通了水電,就可以搬進去入住。
自來水倒是簡單,村里面自己接個分管就可以了,但是要通電的話,得到縣里去找供電局的人來弄,還要重新加裝電表。
現在的供電局都在縣里,附近的鎮上跟鄉里都沒有,等到許多年以后,才會設立鄉鎮供電局辦事處。
所以每次停電,都會停很久的時間才會來電。
這個時候收電費的事情,都是供電局在每個村里專門找一個人,到了收電費的時間,就抬著梯子每家每戶的抄電表,然后再收錢。
到了局子里,工作人員已經上班了,張安問了好幾個人,找到了專門負責這個人,最后交了一百五十塊錢,對方給張安開了個單子,說明天就喊人去接線。
張安想著李宏斌家也在蓋房子,當下就說了旁邊還有一家正在蓋的,可以多帶一塊電表過去,到時候可以一起裝了,省的他們來回跑幾趟。
張安家里的線路都是鋪設好了的,等到電表安裝好,接好進戶線就完全可以正常使用。
現在不同于后世,人家既然說了明天去給你安裝,就會明天過去,不像以后,嘴上都是說的最近有時間就去給安裝,結果一拖拖上好幾個月的都有。
事情辦完了,看到時間還沒到中午,張安進了縣城去逛了逛。
最近家里的旱廁也給改過了,張安打算去賣家電的地方看看,一直以來冬天洗澡都是大問題,可是他到了店里就懵了。
張安倒是想買個熱水器,可是店里面沒有看到張安想要的。
現在店里倒是有熱水器賣,但大多數都是城里用的是燒煤氣的熱水器,在鄉下沒有氣根本就沒法用。
找了幾家店問了都沒有,張安問了這些老板太陽能熱水器的事情。
最后有個老板跟張安說了,因為這山區經常下雨,出太陽日子太少了,正所謂天無三日晴,所以太陽能熱水現在在山區不太受歡迎。
因為現在熱水器這樣的產品是很貴的商品,基本上就是城里人會買,鄉下的人沒太多錢去買這玩意。
但要是經常不出太陽,這太陽能就不能起到熱水的作用,本來就是想買來節省點煤氣費用的,結果還得用電,用電比燒煤氣的熱水器還要貴,干嘛還要選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