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洋家里賣飯的事情,知道的人不少。
原本大家以為是周洋是自己想到賺錢的方法才回家來的,沒想到竟然是張安給出的主意。
“這兩天買飯的人還挺多的,每天我跟我爸要挑兩趟才夠賣呢。”
周洋一邊往馬車上面裝著挖起來的黃土,一邊跟張安說。
說起這個周洋可來勁了,他們家賣飯五塊錢一份,一次三個菜,一大碗米飯,五塊錢看著挺多的,但是張安說的太對了,對于這些人來說五塊錢真不算什么。
一開始只有十幾個人買飯的時候,周洋一家人就已經很滿意了。
現在一天就有二十多人來買,他們家一天可以賣一百多塊錢,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就算刨除成本,一天也可以賺個七八十塊錢。
周洋他爸周雙林現在整天都是在想著,自家一個月能掙兩千多,可高興壞了。
“反正你自己注意看人數,這兩天大家都比較閑,來的人多,等到過幾天農忙了,來的人就少了,那時候你要少做點菜,不然賣不出去的。”
張安想了想還是提醒一下,怕到時候周洋每天做習慣了,天天都按照那個分量準備,賣不出去就浪費了。
來長箐釣魚的人,不單單是釣魚愛好者,還有些是在家里閑著沒事,也來這里釣一釣。
而且現在鎮上收魚的人,看到長箐大河里的魚,價都不砍,直接就收了。
他們要是運氣好的話,能釣不少錢呢。
“行,我會注意的。”
不得不說年輕人干活就是快,才一會兩架馬車都裝了大半車黃土了。
“張安,什么時候也給我們出個主意,讓我們也找點事情做一做啊。”
張平一邊挖土一邊跟張安講,大家聽到張平這么說,也都看了過來。
誰不想在家找點事情做,誰不想賺錢啊。
看到周洋家賣飯的生意做的那么好,大家說不羨慕是假的。
村里有不少人看到周洋家里賣飯,也想著做飯拿過去賣。
但是都是賣了一次以后,人家就不來買了。
主要是他們做的飯,確實沒有周洋家的好吃,人家吃了一次就不去了,即便是賣的便宜也不行。
畢竟周洋是正兒八經的去學過做菜的,人家了錢肯定是想買好吃的。
最后那些人家做了幾次以后,發現賣不出去了就沒有繼續賣了。
“現在倒是沒什么主意了,馬上就要收谷子苞谷了,等到收完莊稼的時候,我再看看,到時候真有我會喊你們的。”
不大會,兩駕馬車已經裝滿了黃土,張平跟張建國兩人駕著馬車拉回去卸土,剩下的人留在這里把地上的泥巴挖松,方便待會裝車。
這個時候張安看到馬路上有人拉了一車西瓜,張安遠遠的喊住了這個人。
“老叔,伱這瓜怎么賣的啊。”
聽到有人問,拉西瓜的中年漢子勒停了前行的馬車。
“一塊錢一斤,娃子,本地瓜的綠皮大西瓜,很甜的,要不要啊。”
張安還真走到路邊去看了一下,這西瓜不算太大個,可能五六斤一個個大小。
不過看著這大小,才是真正的本地瓜,要是大個的,那肯定是外地瓜。
本地瓜長不大,就這么大小,但是皮薄瓤多,特別好吃,只是這產量上不來。所以最后被新品種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