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文本來是在家門口燒包的,他們家離的比較遠,沒聽到這娃娃魚的叫聲。
準備要出來插香的時候,看到這么多人圍在一起,也圍過來了。
張安最后想了想,也只能這樣了。
要不是張安今天說了,大家估計還不知道這玩意現在已經不能吃了。
隨后大家散了以后,張安抓著它往新房那邊走。
這狗東西還不停的掙扎,頭尾擺來擺去的。
在抓它的時候,張安非常小心,這家伙的牙齒可不是開玩笑的。
而且它的攻擊力非常生猛,據說在遠古的時候,鱷魚那一招死亡翻滾的大招就是從它身上學來的。
不過最后張安沒把它放進魚塘里,而是給它扔到空間里面,空間里魚多,可以隨便它糟蹋。
張安遇到這個大家伙也是個緣分,就讓它在空間里享受一下飽食的快感。
要是直接放進魚塘里,到時候還不好找這玩意兒。
進到空間里以后,張安這會才看的仔細,這個大家伙背上竟然是一些紅黃棕混合的斑點,這倒是有些少見啊。
其他的娃娃魚,身上雖然會有些細小的斑點,但可沒這么大。
這一直身上的斑點都比銅錢大了。
爬進空間魚塘以后,這玩意在魚塘里先是畏畏縮縮的觀察了半天情況,緩過來以后突然就兇起來了,開始捕食著魚塘里的魚。
張安一看這家伙暴起的樣子,不愧是淺水的霸主,看樣子這下它可以飽餐一頓了。
魚塘里的魚:“對對對,你清高,你了不起,你怎么搞了個這家伙放我們家里啊,我你。”
家家戶戶都是一大堆的袱包,想要徹底燒完需要很久的時間,整個村子里現在都被煙霧彌漫著,確實有那個氣氛了。
燒完了袱包以后,還沒有算完,因為還要送祖宗先人出門。
今晚燒送紙錢以后,就要把家里請來供奉的先人們送出門去,家里供奉的牌位也要收起來。
給祖先們送行也很簡單,拿出一大把線香點燃,從家門口挨著往村子后面或者他們的墳塋的方向,走幾步插上一根燃燒的香,一直把手上的線香插完,算是為他們引路。
長箐村比較特別,因為村里近處都是水田居多。
很久以前,有一個老人臨終前,借著回光返照的時間,告訴他的子孫后輩,不要將他葬在近處的良田里。
如果有心意,就把他葬到遠處的山上,清明十五多去看看他。
因為村里的良田是大家的命根子,如果把他安葬在田里,他們家的后代會比別人家的糧食少,到時候人多了不夠吃,而且他走了以后也能落得清凈。
此后,村里的老人逝去以后,都是給安葬在遠處的山里。
只不過這樣也就有些考驗自家后代了,后世有的人嫌隔得太遠太麻煩都不愿意去上墳的。
這就成了長箐的一種不成文的習俗,所以在村里的這附近,看不到一座墳塋。
不像是其他村里,從村口到村后,到處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