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打開大門,帶著大家走到后院去。
這個時候朱玉良發現,張安家這后院不比前院差啊。
而且還有這個大魚塘,這里離河邊就幾步路,完全能看到大河的風景,簡直是個好地方。
“朱主任,我沒有直接把那娃娃魚放在魚塘里,而是用漁網裝了起來,主要這魚塘有點大,要找起來不好找。”
張安一邊跟幾人說,一邊走到魚塘邊上把網兜給拉了上來。
一條三尺來長被裝在漁網里的娃娃魚出現在大家的面前。
“主任,這條娃娃魚好大啊,我們以前好像沒見過這么大的吧。”
張安一提出水面,白雪就看到了。
“確實是咱們遇到的里面最大的一條,王濤、小雪你們倆去記錄一下資料。”
最后測量出來,眼前的娃娃魚體長已經超過了一米,長達一百一十三公分,頭部將近二十公分的寬度,體重已經有三十多快四十斤大小了。
這比張安之前目測的三尺還要長了一些。
“這么大的娃娃魚,我們還從來沒有遇到過,從它的身體特征上來看,這一只應該已經生存了三十五年以上,只多不少。”
朱玉良朝著眾人說道,一旁的白雪跟王濤不停的在記錄著資料。
“其實這一只不算大,很多年前我們在村后的河溝里見過更大的,比這一只大多了。”
“還有更大的嗎?什么時候發現的,具體有多大啊?”
聽到朱玉良的追問,張建文老村長吧嗒了一口自己的葉子煙,然后開始回憶往昔。
“這個事情說來可就長了,那時候我才十幾歲,那天天上下了一整天的大雨,天快黑了雨才停下來,我們就出門去給田里排水,結果在癩子洞的門口就遇到了那個大家伙,它趴在癩子洞的被嚇到,那個時候不認識它,以為會吃人就連忙跑回來了。”
“等到我回村喊了人一起過去以后,卻沒發現它的蹤跡,從那以后,即便是漲水,好像也沒有再看到過它的蹤跡,老人都說我這是遇到了癩子,讓我們少去癩子洞。但是到我退伍回來以后,每年下大雨的時候,都在河溝里看到許多這種四腳蛇,但是個頭不大,一般最大的也就一兩斤的樣子。”
“哦?你們這里以前有很多娃娃魚嗎?”
朱玉良一聽老村長說這話,就好奇的追問了一句。
“是很多,那時候尤其是下雨天,不過這兩年少了。”
“看來你們這個地方很好,好山好水好風景,這東西一般水質不好的地方,都沒有的。”
這個時候張安就想起來村里有個地方。
“老叔,就是咱們孩兒哭的那個癩子洞是吧?”
“對,就是那個經常時不時傳出聲音的癩子洞。”
癩子洞是長箐村里不遠處的一個山洞,以前的時候,里面經常時不時的會發出聲音,就像一陣陣嬰孩的哭聲。
所以以前被大家叫做癩子洞,因為有孩兒哭的諧音,也被叫做孩兒窟。
“聽老叔這么一說,我懷疑那個洞里的東西并不是癩子,而是有其他的娃娃魚生活在里面,估摸著連老叔以前遇到的那一條比扁擔長的肯定也在洞里。”
農村的扁擔基本上都是超過一米五的長度,能明顯看出來比扁擔長,那就不止是一米五。
聽到張安這么一說,朱玉良就被勾了起來,開始刨根問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