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張安他們村口橫跨大河的橋一樣,是天然形成的。
村口能形成天然的橋,張安還是有些理解的。
可能村口在很久以前是一座大山,但是因為大河里的水一直淌著。
時間長了,從一個小山洞,慢慢的被河水沖成這樣一個大山洞,因為就出現了現在的橋。
但是觀音橋那邊張安就搞不懂了,估計是書上說的地殼運動吧。
觀音山、觀音橋的名字,都是來源于山上的一個山洞。
很多很多年以前,有人在這個山上發現一個山洞,洞里有一塊天然的人形石像。
因為長的很像廟里的觀音像,因此大家都把那里叫做觀音洞。
很多附近的村民們都會經常去拜觀音像。
尤其是那種家里很久沒有孩子的人家,都會去觀音洞求子。
但是有一說一,很多人去觀音洞拜過了以后,基本上回家里沒多久就懷上了,這事說起來挺玄的。
時間長了這事兒就傳出去了,也經常有很多遠處的人會來拜一拜。
所以那個山洞所在的山也被叫做觀音山。
而觀音洞門口的那座懸空大橋,也被叫做觀音橋。
觀音橋連接了兩個山頭,下方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山谷。
站在上面,能看到附近一大片地方。
張安不知道這里是怎么形成的,只能說大自然有著鬼斧神工般的造化。
三人一路進山,這會兒已經錯開了河溝,開始往樹林里鉆了。
“你們看,那邊有一大蓬羊奶夢勒。”
突然,前面帶路的黃明停了下來,給周洋跟張安指了指地方。
張安順著黃明指的方向看,前面的路坎上面。
長著一蓬子羊奶夢,已經從金黃色開始泛紅了。
張安想都不用想,這蓬羊奶夢已經熟透了。
羊奶夢也叫羊奶果,是山里的一種野果子。
每年夏天開結果,到了夏末秋初的時候,就開始成熟。
張安他們以前可是經常到山里去摘的。
而且不管是誰家地邊上,只要長著這種東西。
大家鋤地的時候,都不會把它當做雜草給挖掉。
相反有時候給地里漚肥的時候,還給它來上一點。
因為在這個缺乏水果的時候,羊奶夢不管是大人小孩都喜歡吃。
羊奶果八九月份開始成熟,一開始是黃色的果實。
這個時候不是很好吃,因為吃起來有些澀。
等到開始泛紅了,就像張安他們現在遇到的一樣,就到了非常好吃的時候。
但是羊奶夢長到紅了的時候,就很容易掉在地上。
三人家里都有弟弟妹妹,看到了肯定是想摘回家哄哄家里的孩子。
“我們要不先進山吧,等回來的時候再來摘,不然到時候在籮筐里都壓爛了。”
反正現在還要進山,也不是很著急把它們摘了。
聽著張安的話,幾人只是摘了幾顆嘗了一下,就繼續進山了。
這個時候的山里,才是真正的天堂。
那會兒張安家里還沒分家,張安爺爺養了一頭大水牛。
每天張安放學回來,都會跟村里的人一塊兒去山上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