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爺爺,你們這里還有煤沒得啊。”
天氣冷了,張二爺最近也不進山挖藥了。
上次張安在縣里給他買了個小收音機。
他現在沒事就在院子里聽聽廣播或者評書。
到了中午可以聽評書的時候,這院子里坐的都是一堆娃娃,全都是過來聽評書的。
“煤坑頭還有一堆呢。”
雖然張二爺說了,但是張安還是自己走到煤坑邊上去看。
揭開煤坑上面蓋著的塑料布,發現里面確實還有一堆煤。
但是都是煤面,而且還是松的沒有壓實,應該是剛倒進來的。
“二爺爺,你們今年買煤了啊?”
“上個禮拜你大叔買的,挑了幾百斤過來給我們燒。”
說到這個張二爺也有些開心,誰不想自家兒女和氣有孝心啊。
以前幾個兒子伱爭我奪的,見面都是紅著臉。
張二爺老兩口每次看了,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里還是特別難受的。
現在好了,老大家不跟別的兄弟伙吵鬧,反而時不時的關心起他們兩老。
這讓張二爺的其它幾個兒子媳婦心里升起一些危機感。
生怕老大這樣做,得到了老爺子的歡心,以后好處都是他一個人的。
所以大家都有模有樣的學著老大,經常在兩老面前轉悠噓寒問暖。
雖然都是裝模作樣做給外頭人和老爺子看的。
但是至少也沒像以前那樣,三句話不對頭就吵起來。
中午吃完飯,張安看到老叔已經買煤回來了。
所以張安上門去借了他們家的馬車,也要去買一車煤塊回來。
張安沒開家里的皮卡去拉煤,主要是他懶。
現在天氣冷了,張安可不想洗車。
用馬車多好,百公里幾斤苞米草料搞定了。
現在這大路小路修好以后,就連馬車跑起來都不震了。
所以平時間趕場的時候,坐馬車的人還挺多。
以前大家不坐馬車,主要還是覺得路不好,坐馬車太顛,還不如走路省點車費錢。
張安來到鎮上的煤管站,這里等著買煤的人還不少呢,窗口前面排了好些人。
他們大多都是駕著馬車來的,還有兩個人是開時風三輪車來的。
原本張安以為這么多人得排隊了,但是他走上去問了問,發現這些人都是來買煤面的。
所以張安就走到窗子邊上,跟里面的說要買煤塊。
里面的人一聽說張安是要買煤塊,立馬就出來帶張安去裝車,隊都不用排。
因為煤塊太貴,所以買的人少。
煤倉里專門有人負責上貨,所以張安也不用動手。
只需要看著他們把煤過秤,自己記一下數量對不對。
現在這煤管站還沒有整車一起稱重的電子秤,都是一包一包用磅秤稱重,然后算總重量。
所以過秤的時候要自己看好,有的人上貨的時候會麻乎人。
老叔家馬車已經算是比較大的,但是也只是裝了十二包煤塊就裝不下了。
張安拿著單子過去交完錢,才駕著大黑回家。
張安帶來的口袋不大,一袋能裝一百來斤煤塊左右,這一車總共一千多斤。
大黑拉起來也很輕松,路上幾次想放開了跑。
但都被張安勒住了,開玩笑,這裝著滿滿的一車煤,要是跑起來待會轉彎的時候容易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