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穎這么一說,吳秋萍對村里的印象就更好了。
“老蘇,你看這地方不錯啊,這橋看起來就是天然的,這可不多見。”
蘇穎一家從石埡口走下來,看到了前面寬闊平靜的大河。
“這里確實不錯,這么多年了我們竟然沒有出來走走,有點可惜。”
雖然都是一個縣,但是平時他們兩口子還真是難得出來一次。
走到村口的時候,看到了橋頭的功德碑。
吳秋萍跟蘇紹文也站著看了一下。
“穎穎,這個張安就是你說的那個張安吧?”
吳秋萍看著功德碑上,跟李宏斌掛在一起的張安,朝著自家閨女問道。
“嗯嗯,就是他,這個李宏斌是跟張安關系很不錯的朋友,是個做建筑項目的老板。”
隨后把李宏斌也給自家父母介紹了一下。
包括李宏斌現在都在村里蓋了房子,把父母接過來的事情說了一番。
說道這里,吳秋萍心里已經有把秤了。
“沒想到這個村里竟然還有節目可以看,你們看那廣場上在舞龍誒。”
從橋頭往前走,吳秋萍看到了曬場上剛撤下去的燈,隨后舞龍隊撐著龍走出來,連忙指著給這父女倆看。
這種民俗活動,前些年縣里過年的時候,也經常有搞過。
但是這兩年倒是沒怎么見到,都是些現代化的歌舞節目表演。
原本說了要去張安家的,這會兒吳秋萍已經被村里的舞龍給吸引住了。
一家三口朝著長箐的大曬場上走過去,準備走近一些觀看。
而曬場上,同樣被吸引的人也不少。
長箐村的龍不小,已經算是一條大青龍了。
舞龍的龍也要分大小,有些是七八歲的小孩子來舞的小龍。
這種長箐村里沒有,附近這一帶的村里都沒有。
還有十五六歲的小青年舞的小青龍,這個隔壁的鎮子倒是有。
而長箐的龍隊,現在只有二三十人的規模。
以前還是大隊的時候,一支龍隊有四五十號人,全都是二十多到四十歲的漢子。
主要是龍頭太重,年紀小的人把握不住,即便是能扛起來,也舞不好。
伴隨著一群老人們嘴里的嗩吶吹起,龍隊的龍珠開始帶頭動起來。
隨著一個個節拍動作舞起,時高時低,時左時右。
后面的龍頭、龍身和龍尾也跟著開始動起來,雖然看似毫無章法。
但實則大家是跟著嗩吶的拍子,還有前面龍珠的動作在舞動。
隨著龍隊的漢子們腳下的小碎步伐開始加快。
一條長長的大青龍在曬場上翻滾舞動,像極了在空中騰云駕霧。
一直持續了半刻鐘以后,這舞龍的節目算是結束了。
周圍的人也沒有吝嗇自己的掌聲。
看完了舞龍的節目,吳秋萍才想起今天要去張安家的。
所以就讓自家閨女帶路,從曬場上走幾分鐘就到了張安家了。
來到張安家院子里,蘇穎發現大門是開著的,但是又沒見到人。
“張安,你們在家里嗎?”
聽到有人喊,王芳就從圈里頭出來了,看到蘇穎,王芳特別驚喜。
“哎呀,小穎來了呀,檸檸她們沒來嗎?”
隨后王芳問起蘇穎身后的吳秋萍和蘇紹文。